對于不少河源人來說,腐竹不僅是一種特色美食,更代表著一種家鄉情懷和味道。在龍川縣龍母鎮白佛村,當地產出的腐竹聲名遠播。從小在這里長大的劉俊平,多年來的夢想就是發展壯大家鄉的腐竹產業,為此他不惜放棄穩定的工作,選擇回鄉辦起了腐竹廠。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下這位70后新型職業農民劉俊平,聽聽他的創業經歷。
漢唐盛美腐竹廠負責人 劉俊平:
把苦澀的芽胚拋掉之后,做出來的腐竹會比較香甜一點。
鏡頭前,劉俊平正在檢驗剛拋光過的黃豆的質量狀況,要想保證腐竹的品質,把好原料源頭第一關尤為重要。
劉俊平告訴記者,腐竹對于在農村長大的他來說,意味著家鄉的味道。白佛村是當地有名的腐竹村,發展壯大家鄉腐竹產業的想法一直縈繞在劉俊平心頭。這個在朋友眼中“愛折騰”的人,在經歷過開公司、當警察、做銷售等工作后,2017年9月回鄉辦起了腐竹廠。
漢唐盛美腐竹廠負責人 劉俊平:
我們這叫白佛腐竹,在我們這里很出名,主要是這里的水質比較好,我想回來做原生態的,對食品安全要求要高的,從做腐竹開始,做一個放心的食品出來。
可是,創業的過程總是困難重重,尤其是對于從來沒有生產腐竹經驗的劉俊平來說。2018年1月,劉俊平在進行第一次試產的時候,整套流水線出現了溫控、熱效應等問題,最后因結不了腐竹皮而宣告失敗。但他并沒有氣餒,不斷改良熱能效應、水溫平衡、烘干保鮮等生產工藝。經過數次試驗后,終于提升了腐竹的生產質量。
在河源,腐竹大部分都是由小作坊生產,產出的腐竹品質并不穩定。劉俊平心里明白,要想生產出優質的腐竹,必須依靠現代化生產設備,溫控系統就是其中的關鍵。為此,他投資100多萬,引進一批現代化生產設備,并安裝上先進的溫控系統。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腐竹品質也得到了保證。
漢唐盛美腐竹廠負責人 劉俊平:
腐竹它的味道要穩定不能靠經驗,所以就要做一個溫控系統,只要參數定下來,我每一次做的腐竹味道都是一樣的,我們沒有放任何添加劑,純漿經過山泉水三重過濾之后做出來的,它的品質是非常好的。
如今,劉俊平的腐竹廠已經擁有5條標準生產線,淡季時每月生產三千斤腐竹,旺季的時候可以達到一萬斤,其中90%的腐竹都是銷往深圳、東莞、廣州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
劉俊平表示,接下來將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白佛村的腐竹產業,同時,加強與廣州市微量元素研究院合作,打造一個富硒有機菜基地,不斷擦亮河源現代農業“金字招牌”,帶領更多村民奔康致富。
漢唐盛美腐竹廠負責人 劉俊平:
還是不忘初心把品質做好,第二個是不斷完善技術,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我會發動村民們,喜歡加盟的讓他加盟,大家一起生產 ,一起推向外面市場,也可以帶動本地的就業,還有致富。除了腐竹還有富硒蛋,原生態的一些菜、豬肉,讓更多人吃到更放心的食品。
全媒體記者:邱權亮 劉 德
編輯:田靜雯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