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市人社局組織河源客家菜餐飲食材企業走訪粵港澳大灣區的第一站廣州,以進一步推進“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的實施,推動“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把河源的優質綠色食材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讓河源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茶罐子”。
據介紹,此次活動共有21家客家菜餐飲、食材企業參加。在廣州,市人社局及相關企業參觀考察了廣東客語餐飲有限公司和廣東新客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并召開座談會,與廣東烹飪協會及廣州餐飲企業交流。廣東烹飪協會會長余立富表示,河源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到廣州參觀交流,能夠拉動河源本地食材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希望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在廣州、河源雙方努力下,越做越好。
廣東客語餐飲有限公司在華南地區開了45家分店,董事長許可鵬說,作為一名客家人,以前認為客家菜不能登大雅之堂,但現在,比較大的商業中心都有一間客家菜餐廳。客家菜的根在于食材要新鮮,講究好食材,在粵港澳大灣區非常有市場。該公司的45家分店每天有2萬多顧客,其中85%的不是客家人,說明客家菜在外地很受歡迎。但另一方面,山區食材難以拿到相關合格證件,許可鵬建議河源當地相關政府部門要支持食材規范化、標準化、量產化,在供應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數量和質量上都要有保障。
廣東新客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梁迅說,廣州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對原生態食材需求高,此次活動對河源山區食材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有推動作用,能夠促進廣州餐飲企業與河源食材企業面對面交流,促進產銷對接。在此次活動中,企業也和四季廚房電子商務公司簽訂了協議,通過四季廚房購買原生態的河源食材。梁迅建議,河源食材要打造品牌產品,保持食材品質穩定性、差異化,以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河源的食材企業也紛紛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更好地把食材銷往廣州等大灣區城市,提高市場份額,增加企業收入。四季廚房電子商務公司總經理黃華說,公司主要做農產品電商銷售,為河源食材打通銷售渠道。此次活動也啟發企業在產品質量、品牌推廣等方面要更精細化經營,將根據餐飲企業對食材品質、種類、配送等方面的要求進一步溝通協商,為廣州餐飲企業提供質量好、品質優的食材。
市人社局主要負責人表示
此次活動主要是為了讓河源餐飲食材企業能夠到廣州等地學習先進的管理、經營理念,同時推介河源優質的原生態食材。希望廣東烹飪協會多宣傳河源食材,廣州餐飲企業多采購河源優質食材,河源食材企業多為廣州餐飲企業提供優質食材。
編輯:楊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