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08個國際護士節,無數的“白衣天使”默默地奮斗在工作崗位上,守護生命健康。 今天我們的《愛國情 奮斗者》系列報道,要來認識一位白衣天使,她十一年如一日堅守臨床護理一線,讓無數患者重新燃起了對生命的希望,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南丁格爾誓言,她就是河源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區護士——彭丹妮。
當天上午,記者見到彭丹妮的時候,她正在病房里了解患者手術后的恢復情況和日常健康宣教。彭丹妮告訴記者,她所在的科室——心血管內科,以“急”、“險”著稱,別看現在好像一切都很安靜,下一刻隨時都可能有患者突發心衰、心臟驟停等危急情況,這也就要求她們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果斷的判斷力和過硬的搶救技能;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敏捷的反應,及時與死神對抗,挽救患者生命。
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區護士 彭丹妮:
我們有一句叫做“時間就是心肌”,意思就是說我們心梗的病人,血管堵塞了,心肌供血中斷,我們是爭分奪秒的,給病人開通血管,挽救病人的心肌。
已經從事護理工作11年的彭丹妮,先后在外科、重癥監護室等科室工作,無論在那個科室工作,讓她懂得患者的病情越是嚴重、復雜,要求護士更多的耐力和細心。在心血管內科臨床一線這5年多來,凌晨常常都是她們最緊張、最忙碌的時候,臨時加班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
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區護士 彭丹妮:
就是在上個星期吧,星期一是我們科的手術日,我們在白天是已經做了十幾臺的手術,我們做到晚上九點鐘下班回家,大約凌晨零點的時候,我聽到急診電話響了,我又開始回來加班,直到兩點鐘結束回家睡覺,然后到了三點鐘的時候,電話又響了,又是一個急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又開始了手術,然后到了五點鐘才結束。
彭丹妮說,在日常的工作中,并非所有的患者和家屬都能夠理解她們的工作,甚至有時還得忍受委屈和壓力;但是,每當看到病人帶著新的希望,健康地走出病區,這種成就感讓她覺得,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區護士 彭丹妮:
我們護士的工作雖然辛苦,很平凡,但是很偉大的,我覺得最好的禮物就是每次看到病人出院的時候,經過我們護士站,跟我們護士說,謝謝你們小姑娘,謝謝你們的照顧,這就是一份很好的禮物。
記者:楊 海 朱曉理
編輯:田靜雯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