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勇敢奔赴戰場的護士職業創始人南丁格爾用自己的智慧和堅守成功降低了傷病員的死亡率。今天,同樣有無數個像南丁格爾一樣甘于奉獻的護士日夜堅守在新的“戰場”上。在第108個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走近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馮青,聽一聽她對“白衣天使”這份職業的感悟。
年近50的市民鄭女士在家中突然暈倒,伴有嘔吐被家人緊急送至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馮青馬上推出車床接診病人,并用最快的速度給她做測量生命體征、心電監護等相關檢查。
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 馮青:
像這個病人的話,她的病情屬于二級,所以我們要盡快給她處理,要十分鐘內完成接診。完成這些建立靜脈通道、完善相關檢查,要去做過CT檢查,確定她的診斷,為她的搶救贏得一個有利的時間。
從事護理工作以來,每天,馮青都會提早一小時到科室上班。觀察病情、量血壓、輸液、心肺復蘇……作為護士長的她,除了參與病人搶救,還要在急診區、急診病房、急診觀察室、輸液中心四大區域內來回穿梭,做好人事、設備、藥品等相關安排,保障科室的正常運行。
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章雄輝:
我們護士長在工作上是愛崗敬業,每天都是第一個到科室,每天下班是最后一個走的,對病人也是很關心,在搶救技術和技能方面技術都掌握的比較好,尤其是帶領我們急診科這班護理隊伍各方面管理相當的到位,我們醫院年年評她為優秀護士長。
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是河源區域性急診醫療中心,肩負著院前急救、醫院急癥診治和危急重病人救治的重任,每天急診量在300人次以上,高峰時高達近600人次。記者觀察發現,在馮青工作的兩個小時里,急診科就接診了數十位病人,每位病人送來時情況都頗為嚴重。由于病人多,病情危急,馮青一直在忙碌,一直在與時間賽跑,為生命接力。
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 馮青:
急診科經常都是人滿為患的,醫生護士忙的連上廁所、喝水的時間都沒有,經常中午的話沒時間來吃飯,有時候等到下午兩、三點鐘吃飯都是很常見的事情。有時候一餐飯分三次都吃不完,吃兩口然后又搶救病人了,扒了兩口又一個危重病人過來了,要過去搶救這樣子。
急診雖然是個“急”活,搶救病人時需要爭分奪秒,但面對病人和家屬,馮青卻總會讓自己的話語“慢”下來,耐心安撫病人的急躁,解答家屬的疑問。
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 馮青:
因為都是危重病人嘛,病情比較復雜,病情變化也快,家屬很焦慮,很緊張,所以對我們急診的醫生護士要求都比較高。
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 黃嘉慧:
她對工作認真的態度,負責任的態度,還有對病人很細心,很耐心,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
選擇了護士這個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奉獻。今年,已經是馮青從事護理工作的第23個年頭,但她從不后悔選擇“白衣天使”這份職業。
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 馮青:
真的陪小孩、陪家人的時間是很少的,經常有突發事件的話都要立即趕到科室來,協助指導搶救。在急診工作雖然很辛苦,每天都很忙碌,但是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能減輕病人的病痛,我覺得是值得的。雖然比較辛苦,但是心里還是很欣慰,有時候也有一種幸福感。
全媒體記者:劉戈燕 李 寧
編輯:張穎穎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