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愛國情 奮斗者】專欄,我們來認識導讀語文的倡導者——龍川縣赤光中學語文老師袁遠輝。在18年基層教師的崗位上,他把名著閱讀引進課堂,致力于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和欣賞水平,營造了良好的書香氛圍。
在袁遠輝眼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好的語文教師,可以影響學生的性格和愛好的形成。從走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他便用心的做好每一篇課文的備課工作:聽遍莫扎特、貝多芬、李斯特等古典名家樂曲,只為挑選朗讀課文《荷塘月色》時恰當的背景音樂;在學校尚未普及多媒體設備時,花費近四分之一的工資購入《紅樓夢》全套VCD,讓學生學習課文《林黛玉進賈府》時更有興趣。
龍川縣赤光中學語文教師 袁遠輝 :
語文教學,一定要引領學生,更多去閱讀,更多地去閱讀更好的書,讓學生成為更好的、更有力量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一直是抱著這個理想信念,來從事教育這個行業的。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袁遠輝逐漸摸索出了一套“導讀語文”教學模式,就是結合時代背景和教材內容,外加自己剪輯的輔助視頻進行教學,從而引領學生走進名著,感受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
龍川縣赤光中學學生 吳春婷 :
袁老師帶領我們閱讀,讓我對歷史和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開闊了我的視野,也活躍了我的思維。
袁遠輝同事 曾佛泉:
重溫經典,把這個意思形象講出來,學生慢慢品味,很有意思。對學生的幫助就寫作和人格上的塑造,這方面也很好。
教學之外,袁遠輝也不停奔忙,把先進的“導讀語文”模式播撒到更廣闊的土地上:這些年,他受邀在全國各地開設了30多場“名著導讀”講座;去年申報的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名著導讀的中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途徑與策略研究》已獲得立項,目前有全國近百所學校或省名師工作室申請成為該課題的實驗基地。
因材施教,教書育人。教師崗位上取得的突出成績,讓袁遠輝入選2018年“河源市第一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談及未來,袁遠輝表示,將繼續立足崗位,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在新時代建功立業。
龍川縣赤光中學語文教師 袁遠輝 :
我們國家進入了新時代,各個領域都在進行深刻的變革,教育也不例外,我希望能夠帶領全國更多學校、更多的老師去開展、推動學生的閱讀,讓學生為中華民族偉大的中國夢的實現,他們能夠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我們的意義、價值。
全媒體記者:楊一慧 劉 德
編輯:楊 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