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近年來,東源縣上莞鎮把“產業興旺”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推脫貧攻堅的第一抓手,圍繞“茶”元素,做大“茶”文章,擦亮“茶”品牌,以茶葉特色小鎮建設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位于東源縣東北部的上莞鎮,農業經濟以茶葉種植為主,有著500多年的茶葉種植歷史,所產仙湖茶色正味厚,清香甘醇。從1999年開始,上莞鎮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與農業公司合作進行綜合開發,建立了仙湖茶葉生產基地。該基地初期規劃種茶2萬畝,連片覆蓋仙湖、蘇楊、兩礤、百壩、李白等5個村,并逐步形成了“仙湖茶”品牌。
隨著茶品牌的日益壯大,當地茶農種茶的效益越來越好,口袋也逐漸鼓了起來。
東源縣上下營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曾東令:
仙湖茶葉基地現在也打出了品牌,我們農戶的經濟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我們也有這種想法,把茶葉質量一定要搞好,產量也是品牌為主,對于茶葉都很有信心去做。
上莞鎮不僅將茶產業作為“產業興旺”的第一抓手,還在實施鄉村振興、助推脫貧攻堅中作出了有益嘗試——2016年,該鎮新民村采用“飛地模式”,投入175萬元,收購了鄰村仙湖村的82畝仙湖茶園,成立東源縣深國際仙湖茶葉專業合作社,將相對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納入其中,建立了全面的管理制度。
東源縣上莞鎮新民村對口幫扶工作隊隊員 鄭民良:
在我們2017年的時候分紅23.5萬元,在我們的2018年的時候分紅了23.7萬元,通過“飛地模式”,讓我們貧困戶在脫貧增收上有所保障,同時,這個“飛地模式”對幫扶工作也是一個新的嘗試。
如今,仙湖茶品牌已成為上莞鎮的閃亮招牌,萬畝仙湖茶生產基地也先后被評為“廣東省名優茶示范基地”和“廣東省健康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基地內集聚了仙湖鼎、丹仙湖等54家茶企,茶企與各村間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連片發展仙湖茶葉種植。不少茶企表示,接下來將致力于如何將單一的茶葉種植走向茶業種植、休閑觀光的農業綜合開發之路。
東源縣仙湖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鐘少慰:
我們仙湖那么好的環境,把茶文化容納進去,把旅游觀光休閑一體化,把我們農村建設得更好,做到更強。
據了解,目前,上莞鎮的茶葉種植面積達2.25萬畝,每年出產茶葉403噸,產值1.35億元。未來,上莞鎮將借助燈塔盆地區域優勢,積極整合相關政策支持,推進各項生態休閑農家樂+茶文化旅游,助推當地茶產業轉型升級,帶動茶農增收、茶企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發展。
東源縣上莞鎮鎮長 許繼平:
仙湖茶已經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下一步正在申報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這個產業園建成以后,可以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基地產值到2025年實現產值再翻一番,可以進一步帶動農戶致富,讓農民生活更加富裕,我們的鄉村更加振興。
全媒體記者:楊一慧 袁偉敏
編輯:田靜雯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