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河源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條例》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進入了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的新階段。
《河源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條例》共五章三十八條,明確了適用范圍、管理職責等內容,對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運輸、處理作出了具體規定。同時,《條例》還對違反本條例禁止性規定的行為,作出相應的罰則。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 謝小宇:
《條例》主要有三大亮點,第一大亮點是科學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明確了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有機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類,第二大亮點是推行上門收集農村生活垃圾制度,這是我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面先進經驗的入“法”,可避免垃圾二次落地造成二次污染,第三大亮點是加大打擊非法轉移生活垃圾力度。
據了解,這是我市自2015年9月25日開始行使地方立法權以來,獲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的第三部地方性法規。該條例不僅符合農村實際,而且具有河源當地特色,是一部針對性較強、質量較高的專門規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地方性法規?!稐l例》的制定和實施,將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效,為我市“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提效破局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 謝小宇:
《條例》的實施,一是有利于明確農村生活垃圾的管理職責,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二是有利于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經費投入,保障資金需要;三是有利于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促進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更好地保護我市良好生態環境 。
全媒體記者:邱權亮 蔣釔氿
編輯:田靜雯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