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林寨古村是我市的一張旅游名片,是“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而要參觀林寨古村,找最地道的導游,那肯定非陳仰天莫屬。1949年出生的他今年正好70歲,是林寨古村的守門人。多年來,他走遍古村200多棟舊民居,潛心挖掘和傳承古村文化。今天的《愛國情 奮斗者》專欄,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年屆七旬卻依然不服老的文化工作者——陳仰天,聽聽他與林寨古村的故事。
古云山下,浰江河畔,有著24座濃郁客家特色四角樓古建筑群的林寨古村,是陳仰天的故鄉。將林寨古村文化發揚光大的他,乍一看更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皮膚黝黑,身材壯實,響亮的大嗓門里有著濃濃的客家鄉土味道。生于斯、長于斯的陳仰天出生在林寨的一個書香世家,從小受父輩耳提面命的教誨,對古村落和客家文化,他有著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
林寨古村旅游景區總經理 陳仰天:
我就從1975年開始,我就寫文章來推介我們林寨古村,這件事一做到現在已經40多年了,我先后在各類媒體發表500多篇文章,我自己也編著了17本我們鄉土的文集,大部分都是寫我們林寨古村的歷史、人文、風俗那種東西。
家鄉一直是陳仰天最深厚的羈絆。2005年,曾任林寨鎮副鎮長的他退休后,開始思考如何挖掘和保護林寨古村的文化資源。2009年,和平縣委縣政府決定開發林寨古村,他毫不猶豫投身到古村的開發建設中。不過,萬事開頭難,參與景區開發的第一歩,就是征地拆遷。特別是停車場的建設,當時涉及到17戶人家的房屋需要拆遷。沒有人愿意拆怎么辦?
林寨古村旅游景區總經理 陳仰天:
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我是古村的人,我得起帶頭作用,我就第一個把我自己的一畝多地我捐出來,帶個好頭,然后就用公平、公正、公開的形式,把我們的工作目的,我們的目標,我們補償的標準,實惠的東西,都公布出來,使大家得到理解和支持,我們用27天的時間就把這個征地拆遷全部完成。
為了讓林寨古村的歷史更加鮮活,陳仰天還癡迷于收集客家人的各種舊物。在林寨古村的謙光樓里,陳設著不少他多年來搜集到的“寶貝”, 這些都是客家人生活變遷的真實寫照,在陳仰天眼里,也是這座古老村落的靈魂所在。多年來,他還編寫導游詞,培訓導游隊伍。每每遇到重要客人,就親自上陣講解,最多的一天他曾經接待過7批客人,按每次接待時間一個半鐘頭來算,需要連續工作近11個小時。由于年紀大了,他也常常感到身心俱疲。
林寨古村旅游景區總經理 陳仰天:
能為我們村里造福,能為我們老百姓,能為我們子孫后代打造一個古村,我覺得這點苦我是可以吃的。
經過幾年的打造,林寨古村獲得了“中國文化歷史名鎮名村”、“廣東十大最美鄉村”等榮譽稱號,還入選美國集郵集團特別推出的“世界因你而美麗——魅力中國”美國郵票推選活動。從“久在深閨”到如今的“名聲在外”,陳仰天一直在為提高林寨古村的美譽度和知名度而奮斗著。
林寨古村旅游景區總經理 陳仰天:
我們要擴大宣傳的力度,要讓世界上更多人知道有這個林寨古村。不單是我們中國,在海外都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我覺得沖出去,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們林寨古村的唯一出路。我要培養更多的接班人,把我們的客家文化傳承下去,把我們的古村保護好,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人生七十古來稀,但陳仰天卻精力不減,可謂是全身心都趴在這片他所熱愛的土地上。希望今后能夠涌現越來越多這樣的本土文化工作者,讓我們的客家文化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全媒體記者:饒榮盛 王猛
編輯:何嘉雯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