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河源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上,從來不乏先行者和奮斗者,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經理柯勇就是其中一位。由他主持的“金屬基絕緣孔高導熱印制板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獲得了2015年度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實現了我市在省科學技術獎項目上零的突破,為河源科技創新起到了標桿示范作用。
金屬基板材料在安防電子、LED領域應用廣泛,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大部分企業都依靠進口國外材料來滿足生產需求。
為打破國外技術和產品壟斷,在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時間里,柯勇所在技術團隊努力攻關,發明了“一種導熱絕緣層配方及金屬基板材料”,絕緣層導熱系數達到2.0W/m·K,解決了金屬基板導熱系數低、耐熱性差等關鍵技術問題,形成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并實現產業化。
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經理 柯勇:
在這個項目開發之前,我們要買國外進口日系訂單的材料,一公斤要400元到600元,通過我們研發和產業化實施以后,我們自主的材料一公斤只要70到100元。
2010年,柯勇入職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先后擔任企業研發部高級工程師,技術研發中心副經理、經理等崗位。
憑借在電子電路制造業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精益生產項目管理、科研項目管理等方面的豐富經驗,他扎根企業科研一線,開展工藝技術能力提升和多項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帶領項目團隊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問題,不斷把技術成果產業化。
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經理 柯勇:
其實搞技術,首先是感覺很有興趣,所以一直到現在這個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在這么多年來,我每天基本上要看技術的專業書籍,至少要一個小時,所以通過這幾年的不停地學習,也在公司的培養下取得一定的成績。
近五年來,柯勇先后主持2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3項省級技術改造項目、2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申請專利21件,其中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9件;組織企業技術人員申報專利100多項和發表論文50多篇;組織科技成果鑒定5項,經行業專家組鑒定,主要技術性能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經理 柯勇:
我們搞技術也是要與時俱進,要隨時緊跟市場的步伐,所以我們除了自己在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技術水平,還要善于去學習。要走出去,多看看行業先進企業的一些技術和管理經驗。
優秀的技術創新成果,也助力企業跑出了發展“加速度”。2018年,龍川景旺電子產值達24億元,以景旺電子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龍川產業園的絕對支柱產業。
去年11月,柯勇被評為“河源市第一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他認為,科研工作者離不開企業提供的平臺、團隊的力量和政府的支持,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讓企業、行業和社會不斷得到發展進步,就是自身價值的最好體現。
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經理 柯勇:
其實這幾年,國家在技術創新、人才扶持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也是這幾年各級政府特別對我們這種科技工作者的一個肯定,所以這樣更激勵了我本人也不停地去學習,不停地去奮斗。未來幾年的話,我仍然堅守學習,堅守崗位,在這種好的環境下,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共同把景旺持續打造一個科技性的標桿企業。
全媒體記者:李莎 鄒俊欽
編輯:張穎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