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桃花是南嶺鎮王告村小王坑村民,2015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帶著孩子以務農為生。扶貧干部和她溝通后,得知她想種植茶葉。于是,在扶貧單位的支持下,劉桃花在家種植了幾畝茶葉。
近年來,南嶺鎮茶產品市場需求量猛增,平均每斤售價90元以上,上等茶每斤售價200元以上,經濟價值非??捎^。劉桃花家的茶葉還沒開采,就有人上門咨詢購買,茶葉每年為劉桃花家增加1萬多元的收入,她一家實現了全面脫貧,并建起了新房子。
紫金縣龍窩鎮禮坑村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風淳樸、風景優美。
紫金在精準扶貧過程中結合各村實際,注重長短結合,注重產業帶動,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唱好山歌,念好水經”,“致富雞蛋”“脫貧綠茶”“幸福蜜柚”等脫貧致富產業在紫金大地如雨后春筍,發展勢頭喜人,群眾看在眼里,樂在心里。紫城鎮的藍坑、新莊、黃花等村正在依托已有的茶葉優勢,大力發展“綠色茶園+休閑”“農業+旅游”等田園綜合體新業態,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文化、休閑、養生等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三產融合的旅游休閑觀光景點。
道路整潔、外立面整齊、驛站別致......,走進紫金縣鳳安鎮,你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新村氣息。鳳安鎮是紫金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示范鎮。鳳安鎮作為全省首批14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依托優美的生態資源和優質的特色農業資源,大力推進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目前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省級新農村示范片鳳安鎮百香果基地,成為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一大產業。
兩年來,紫金各級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鄉村振興工作目標,主動作為,加強領導,壓實責任,細化措施,扎實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大振興”,鄉村振興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特別是成功打造了鳳安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和中壩鎮北坑村、水墩鎮黎坑村、九和鎮金光村等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的新農村示范村,200個扶貧產業項目效果初顯,全縣農村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8950元增長到10775元,增長了20.4%,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超全國平均水平;精準扶貧持續發力,2016年至2018年實現預脫貧18289人,預脫貧率達84.32%,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
紫金縣水墩鎮黎坑村的瀝青公路,方便了村民出行,同時為村里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成效
紫金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優先戰略,圍繞“1+6+N”,聚焦組織領導、政策制定、五個振興、脫貧攻堅、保障機制等工作,精準用力,鄉村振興謀篇布局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鄉村振興目標清晰明確。圍繞中央和省、市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組織開展了“鄉村振興”專題調研,找準了全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和著力點,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納入“1+1+7”工作部署,制定出臺《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方案》《紫金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等3個指導文件及16個配套文件,形成推動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并認真組織實施,確保了鄉村振興各項重點任務按照時間節點扎實推進。
二是產業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全面實施“以獎代補”和“小額信貸”政策,推動各鎮各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興村富民長效產業項目200多個,建成千畝以上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17個,初步形成以茶葉、春甜桔、紅肉蜜柚、百香果、藍塘土豬、三黃雞等特色農業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特別是茶葉產業已成為我縣推動鄉村振興的拳頭產業,4款紫金茶入選2018年“廣東十大好春茶”,紫金茶葉產業園成功躋身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建設進展順利。
三是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以農村人居綜合環境整治為抓手,深入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清潔鄉村·我愛我家”等專項行動,全力推進美麗宜居鄉村示范片(村)打造,鳳安(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建設成果鞏固提升,紫城、黃塘等6個鎮新農村連片示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成功打造了中壩鎮北坑村、水墩鎮黎坑村、九和鎮金光村、龍窩禮坑村等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新農村示范村。982個自然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省定貧困村的95%自然村建有村莊標準垃圾屋(收集點),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2.86%,農村“臟亂差”局面有效扭轉。村級道路、自來水、電網、標準化衛生站、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特別是“四好農村路”成為鄉村振興之路。
四是脫貧攻堅成效顯著。三大扶貧產業基地建設啟動建設,200個扶貧產業項目增收效果良好,“三保障”政策全面落實到位,金融扶貧扎實推進,全縣農村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8950元增長到10775元,增長20.4%,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超全國平均水平。2016年至2018年累計脫貧18289人,脫貧率達84.32%。
五是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大力實施“頭雁”工程,選派駐村干部423名,鄉村振興工作隊(組)派駐實現全覆蓋。認真落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18個,調整充實村支部書記28名,配備村級后備干部354名,村兩委班子隊伍建設得到有效加強。
六是基層治理深入開展。認真開展“鄉風文明我先行”活動,不斷健全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引導各村制定完善了一批村規民約。扎實推進平安村創建,全面開展農村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打擊了一批農村黑惡勢力,群眾安全感明顯增強。深入開展“尋找最美家庭”等主題活動,評選最美村書記5名、鄉村“最美家庭”511戶、“十星級文明戶”1080戶,為推動鄉村文明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編輯:張穎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