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做夢都想不到會有這樣的兔子養殖場?!睎|源縣澗頭鎮大往村貧困戶丘鏡平說,2018年,他賣了200多只兔子,營收4萬余元。
東源縣澗頭鎮大往村是我市省定貧困村之一,山地多耕地少,村民主要以種植水稻、花生等農作物為生。
2016年4月以來,深圳機場集團作為大往村精準扶貧幫扶單位,以“一戶一策、產業幫扶、捐資助學、基礎設施”為抓手,總投入803萬元,使得貧困戶增產增收,鄉村舊貌換新顏,精準幫扶初見成效。
因戶施策
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駐村工作隊開展工作以來,對貧困戶實行“量體裁衣”,根據貧困戶不同的致貧原因,制定了具體脫貧計劃,科學扶貧,不斷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
丘鏡平就是駐村工作隊精準幫扶的貧困戶之一。2016年,駐村工作隊走訪發現,貧困戶丘鏡平雖然有幾年養殖肉兔的經驗,但由于沒有掌握專業養殖技術,都是靠自己摸索的“土辦法”來養殖,導致肉兔種苗經常生病,存活率低。加上產品銷路不好、管理觀念落后、資金不足等原因,養兔場產值并不好。
隨后,駐村工作隊幫助丘鏡平制定了肉兔發展養殖規劃,為他請來了專業技術人員,上門教他如何給兔子喂食、給病兔打針等技術,大大提高了肉兔的成活率。針對養兔場場地狹小、條件落后的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還通過提供生產扶持金,幫助丘鏡平擴建了養免場,擴大養殖規模。目前,養兔場已擴建至1000平方米。
駐村第一書記賴少略表示,這樣的產業幫扶模式,既可以帶動貧困戶學到養兔技術,也可以增加貧困戶的收入,有利于提升貧困戶脫貧積極性。
貧困戶丘美源,因小孩生病一度讓他一蹶不振。駐村工作隊了解后,幫助他申請了扶貧小額貸款5萬元,再加上其他產業扶貧資金,丘美源在澗頭鎮開了一家五金加工店。因為手藝好、價格實惠,丘美源的五金加工店生意越做越好,日子越過越紅火。“原來不敢出來自己開店,現在想還是早點出來好?!鼻鹈涝凑f,現在孩子上學方便,對生活充滿信心。
實際上,在大往村,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通過金融幫扶的“滴滴小哥”丘演樂、就業幫扶的丘偉榕……大往村的貧困戶們積極主動脫貧致富的精神,繪出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黨建引領
開拓鄉村振興新局面
從升格黨組織、精簡村干部并交叉任職、增強黨組織在決策時的話語權……大往村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增強村級黨組織對鄉村振興的引領帶動作用,形成強大的“頭雁”效應。
據了解,大往村村“兩委”干部4人具備大專以上學歷,書記、主任“一肩挑”,為發揮“頭雁”和領導核心的作用奠定了基礎。工作中,大往村堅持黨組織對農村一切工作集中統一領導,“三重一大”事項必須先由村黨組織討論決定,遵循“四議兩公開”要求,規范落實“兩個聯席會議”制度。
從2018年初開始,為讓貧困戶脫貧措施更加實在和穩固,大往村黨總支聯合深圳機場集團17個基層黨組織到村里開展支部共建活動,每個支部掛扶2—4戶貧困戶,與貧困群眾結親戚拉家常,籌集20多萬元資金用于解決貧困戶“三保障”問題,如住房修繕、讀書費用、大病醫療救助等。目前,已經解決了8戶貧困戶子女讀書、4戶房屋修繕、10戶大病救助問題,并拓寬了7戶的自主創業和脫貧門路。同時,通過支部共建活動,引導大往村成立扶貧農業專業合作社,深圳機場集團向合作社定下了1萬多斤的蜂蜜訂單。
據介紹,大往村擬投入3315萬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村黨總支部研究同意后,經村黨群聯席會議一致表決通過,現正按程序逐步實施,大往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得到顯著提升。目前,大往村生態民宿項目也提上合作議程,大大拓寬了大往村集體產業發展和增收門路,切實打通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王亞嬌
編輯:田靜雯
責編:黃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