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逝者能體面地安息,是生者的愿望。清明前夕,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公墓發現,近年來,隨著市民殯葬觀念的變化,節地生態安葬漸入人心,逐步被大眾所接受。
位于東源縣仙塘鎮的福壽園公墓是我市規模較大的墓園之一,近年來,群眾除了在拜祭方式有較大改變外,選擇墓穴方面也在尊重習俗的基礎上,更加提倡文明節儉,向節地、環保的目標在不斷轉變。據墓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陵園墓穴價格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不過,絕大多數都是平價墓穴,鮮有豪華墓穴。
墓園相關負責人 鄺雪冰:
我們現在提倡的是厚養薄葬,節地葬法,所以我們很多群眾也比較接受這種形式, 一般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只要能夠把先人入土為安,讓后人有個祭拜的方式,就可以了,大家的觀念都在不斷地變化。
記者從市民政局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公墓、骨灰樓、樹葬區167處,其中經營性公墓僅有5家。除和平縣鑫昇公墓依法自主定價以外,其余4家均按照政府指導價進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多年的宣傳引導,社會文明在不斷進步,公民素質不斷提升,思維觀念也在不斷轉變,市民群眾對節地生態葬式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
市民政局殯葬管理督查隊隊長 張文端:
這些年來我們全市各地積極宣傳殯葬改革,殯葬改革的重要內容就是全力推動綠色殯葬,通過節地生態安葬的方式,我們是鼓勵和引導群眾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此外,近年來我市火化區的火化率達到了100%,大力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采用生態公墓、樹葬、花葬、草坪葬、深埋或格位寄存等方式安葬骨灰,節地生態葬的方式得到廣大市民積極響應,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特別呼吁更多市民文明緬懷、倡樹新風,養成尊老敬老、厚養薄葬的習慣,養成綠色環保、節儉治喪的良好風氣。
市民政局殯葬管理督查隊隊長 張文端:
我們全市各地都出臺節地生態安葬的獎勵政策,我們也是通過獎勵,使老百姓逐步接受綠色生態殯葬的行為,來轉變群眾的殯葬觀念,特別是一種綠色、環保、節能、低碳的一種觀念。
全媒體記者:楊 海 朱曉理
編輯:田靜雯
責編:曾桂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