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節,一個農歷的節氣,一種情感的寄托,一份文化的傳承。放眼古今,盡管清明的含義不斷變化和豐富,但清明作為一個文化符號,早已根植進了中國人的內心。無論是孩童老人,還是鄉人游子,每當清明時節,少不了的,永遠是對先人或英烈,無盡的緬懷和思念。日前,我市各中小學到河源烈士陵園開展“慎終追遠、緬懷先烈”主題活動,表達哀思的同時,重溫革命精神。
青山無語,松柏默立。在革命烈士紀念碑下,河源中學實驗學校小學部的學生排著整齊的隊列,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并用一朵朵親手制作的小白花告慰先烈英魂,整個過程肅穆莊重。同學們還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通過館內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感受先烈們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生活浴血奮戰的革命精神,激勵自己,奮發圖強。
河源中學實驗學校小學部學生 徐子添:
這個活動讓我們更加地了解了這些革命烈士的來歷,然后讓我們更多地要尊重他,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河源中學實驗學校小學部學生 陶楊:
小時候媽媽經常跟我講,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拿烈士的鮮血染成的,到今天我知道了,我們的紅領巾是非常特別的,所以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河源中學實驗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顧巧玲:
清明節祭奠先烈這個活動,是我校一直常規以來每到清明節都會帶學生參與的這一個活動。今天我們就是以四年級整個年級的少先隊員作為一個學校的代表,參與了此次活動,通過這一個活動,孩子能夠更深刻、更深入地去了解先烈的這一種壯烈的情懷。
除了河源中學實驗學校外,源城區城南小學、源城區東埔中心小學、源城區上城小學等學校也在當天前來烈士陵園重溫革命精神,向革命先烈致敬。
城南小學學生 李億:
我想用我自己做的小白花,一點小小的心意,來表達我對革命烈士的敬愛之情。
東埔中心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陳璐:
不單純讓學生在課本上去學習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也希望能夠在現場革命烈士碑下有個很直觀的感受,也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上萬人網上祭英烈別樣方式寄托哀思
此外,為了倡導安全祭掃,樹立文明新風尚,市文明辦在河源文明網、河源網開設“網上祭英烈”互動平臺,市民可以通過鞠躬鮮花、發表感言等方式進行網上祭掃,抒發感言寄語,截止記者發稿前,超過萬人參與了“網上祭英烈”活動,向老一輩革命家、 革命先烈、人民英模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全媒體記者:饒榮盛 朱曉理 王猛
編輯:田靜雯
責編:曾桂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