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新中國將迎來70華誕。歷盡千年滄桑,穿越百年塵煙,中華民族在復興征程上昂首前行。《民生一線》從今天起開設《愛國情 奮斗者》專欄,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多視角、多形式講述70年來中華兒女揮灑汗水建設祖國的追夢故事,弘揚他們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矢志奮斗,為建設強大祖國不畏艱辛的壯志豪情,凝聚愛國奮斗的偉大精神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在市區親水步道和東江灣公園邊上,總能聽到市民游客們夸贊水面干凈,風景宜人。然而,在這份成果的背后有這樣的一群人在默默付出,用汗水換來一灣碧波。他們開著小船穿梭在水面上,日復一日地重復同一個動作,清理河面垃圾,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
早上九點,陽光直射到甲板上,四周沒有任何遮陰之處。水上環衛工已經在河面上打撈了近兩小時,船上載著打撈上來的水浮蓮、水草、生活垃圾等漂浮物。
記者 張煒聰:
在我的身后,就是他們辛勤了一上午打撈上來的垃圾,不要看起來這些垃圾只有一點點啊,這里可是有十噸重的,那么一天的勞作就算是工作量少的情況下,也能多達十幾噸。
水上環衛工 周錦強:
一個簍箕最起碼有十幾斤,但是如果垃圾多的情況下一簍箕大概就會有六七十斤(帶水),沒有體力的人基本做不了這個工作。
從岸邊到江心,再到岸邊,水上環衛工站在甲板邊上,一遍一遍地來回作業。每天下午打撈結束后,他們還要把打撈物運上岸,轉運到中轉站,統一處理。記者也在現場體驗了一下,這看起來簡單的工作,做起來卻不簡單。
記者 張煒聰:
剛剛我和心雨已經跟著河道保潔員一起體驗了一下他們辛勤的工作,那我來問一下心雨有什么感受。
實習記者 李心雨:
很重嘛,感覺揮起來的會有一桶水那么重,就是把它打撈起來的那一瞬間,然后這個船在行進過程中,逆著水的打撈過程更辛苦,感覺很累。那個揮起來時手上的摩擦感覺時間久了會很痛的,我看師傅手上都有老繭了。
這項工作不僅花力氣,還很辛苦。夏天的時候,船上氣溫極高,鐵板上被太陽曬后熾熱地能煎雞蛋;冬天的時候北風呼嘯,比岸上氣溫更低。5艘保潔船共20名水上環衛工就這樣堅守在東江市區段,雖然工作辛苦,但是他們覺得,河道干凈了,他們就高興了。
水上環衛工 葉立波:
如果東江河面打撈干凈了的時候,再辛苦再累,我們也是高興的。
記者了解到,我市河道綜合治理已成為了一項常規工作。這不僅提高了城市的防洪、排水、排污能力,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環境。
市城管執法局環衛科科長 諸洪寶:
現在對于這項常規性的工作,我們市城管局這方面就是進行這個工作質量的監管,每天都會有人去監督這些地方的這個工作質量,希望就是能夠及時找到存在的問題并督促城區城管部門還有作業的單位馬上去落實。
“頭上烈日照、腳下鐵板燒、身上汗如雨”是每一位水上環衛工人的真實寫照。希望我們每一個市民朋友都能感受到他們的辛苦,尊重他們的付出,共同守護我們河源的母親河。
全媒體記者:張煒聰 廖 璐 李心雨(實習)
編輯:楊 瑩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