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河源第四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鄺育輝在位于廣州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為一位年僅13歲并患有白血病的男孩送去了“生命火種”。
當天上午,記者在醫院細胞采集室里見到鄺育輝時,他的左右手臂各扎了一針。據醫生介紹,采集造血干細胞是通過管道連到采集機,再通過采集機把造血干細胞留下,把剩余血液再輸回體內的一個過程。
鄺育輝表示,除了剛開始扎針時有麻的感覺之外,沒有其他的不適感。
河源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鄺育輝:
我了解過,現在不是跟以前一樣抽骨髓,現在是抽取干細胞,休息一個星期左右,不干重活的話,基本就沒什么事了,很健康的。其實捐干細胞和獻血是一樣的,又可以救到別人,對自己一點影響也沒有,這個是很正常的,不算什么大事。
今年28歲的鄺育輝是我市源城區人,在西可通信技術設備(河源)有限公司工作,參加無償獻血已經有6年。2014年,他采集了造血干細胞血樣,并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去年11月,鄺育輝接到通知,他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立即答應捐獻造血干細胞。他的這一善舉,也贏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鄺育輝妻子 楊思婷:
查了資料,從網絡、醫生各方面了解到,說這個沒什么多大影響,希望他這行為能影響他(小孩)以后能做善良的人、有愛心的人。
一次次被分離、再回輸,整個采集過程耗時3個多小時,共采集出150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懸濁液。捐獻完畢后,鄺育輝收到了來自受助患者家屬的感謝信。
鄺育輝的成功捐獻,成為全國第8160名捐獻者,也是我市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第四人。
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 傅愛鋒:
造血干細胞這個配型的幾率,真的是從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的,河源目前整個入庫還是800多,市里面配對合型的捐獻者才4例,也為他們的善舉、人道,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而捐出自己熱血,感到驕傲。
全媒體記者:李莎 袁志藝
編輯:張穎
責編:許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