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頭:傳播法治聲音,傳遞法治力量。發生在百姓的身邊事,權威法律專家的點評。身邊人,身邊事,《以案說法》為您講述。】
主持人:好的,歡迎進入我們這期的《以案說法》。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6個全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我們今天的節目特別邀請到了河源市職業病防治院的副院長何斌來做客我們節目。首先,我們歡迎何院的到來。
嘉 賓:聽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好的,首先我們來關注這則案例。2015年4月至8月,徐某在某礦業有限公司任井下風鉆手,因接觸矽塵感覺身體不適,后到當地職業病防治院檢查。2016年5月,經當地職業病防治院診斷為矽肺貳期。2016年8月,經當地人社部門認定為工傷。為享受工傷待遇,徐某找公司協商。公司卻稱,徐某被公司招用前,在別的單位就任井下風鉆手,長期接觸矽塵,徐某在本公司任井下風鉆手僅4個月,時間較短,其患職業病是在別的單位造成的,與公司無關,不同意支付工傷待遇。后雙方多次協商未果,徐某遂向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訴,要求工傷待遇。仲裁委經過審理認為,徐某到公司任職前作為井下風鉆手長期接觸矽塵,公司已明知,卻在其上崗前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應承擔責任。后經仲裁委調解,公司同意支付徐某各項工傷待遇共計19.8萬元。
主持人:就以上我們闡述的這案例,想請何院為我們闡述一下,到底什么是職業?。?/p>
嘉 賓: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且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費用也是由用人單位來承擔。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同時,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簽訂的勞動合同。那么這個公司稱徐某在公司工作時間短,不可能患上職業病,那么這個職業病是在別的公司造成的,與這個公司無關。但是,他是沒有辦法提供有效的證據。比如徐某在其他公司離職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還有就是在本公司上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像這種情況,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中也是經常會遇到的,企業忽略了上崗體檢,將有健康問題的工人引進了自己的公司,為自己埋下了一個安全的隱患。根據這個,我們安監部門可以對這種行為可以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并且可以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主持人:好的,何院,關于職業病的健康檢查,請您為我們分析一下目前咱們河源的現狀。
嘉 賓:我市近年來在各級安監、衛計等部門共同努力下,接受職業健康檢查的企業數和人數都在逐年上升,覆蓋率也在進一步地加大。在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市2015-2017職業健康檢查的情況:在2015年,我市總共為205家企業,共14014人進行了職業健康檢查。2016年,企業數量到達251家,總共14391人。2017年,企業數量到達251家,總共18452人進行了職業健康檢查。通過對這些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人群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我們就可以分析、了解和掌握到勞動者的健康狀況,評價勞動條件及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及早地發現職業禁忌癥,發現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健康的損害和新的危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達到了保護勞動者健康的目的。但是我市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群的底數仍然不是很清,這為我們今后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困擾。
主持人:的確。我們都說防患于未然,對于職業病該如何防治?我們還是請何院為我們具體介紹。
嘉 賓:在職業衛生這一塊,有三級預防體系,職業健康監護屬于第二級預防。我們說的第一級預防是工藝工程控制,從源頭做一個預防;第三級預防是康復治療。職業健康監護主要包括職業健康檢查、還有離崗后的健康檢查、應急健康檢查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等內容。職業健康檢查:指通過醫學手段和方法,針對勞動者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健康影響和健康損害進行臨床醫學檢查,了解受檢者健康狀況,早期發現職業病、職業禁忌癥和可能的其他疾病和健康損害的醫療行為。職業健康檢查是職業健康監護的重要內容和主要的資料來源。職業健康檢查分為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
主持人:剛才提到的職業健康監護人群,可能我們的聽眾朋友還不是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那么哪些人需要(接受)職業健康檢查?還是請何院為我們具體介紹一下。
嘉 賓:人群監護主要有4大點,4個方面:接觸國家規定需要開展強制性健康監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群,都應該接受職業健康監護。對在崗期間定期健康檢查,如果是推薦性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原則上可根據用人單位的安排接受健康監護。第三,雖然不是直接從事接觸需要開展職業健康監護的人群,但是在工作場所中受到與直接人群,同樣或幾乎同樣的接觸,應視同職業接觸,需要和直接接觸人員一樣接受這個健康監護。第四,根據不同職業病的危害因素暴露和發病的特點及劑量-效應關系,主要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的濃度和強度以及個人累計暴露的時間長度和工種,確定這個需要開展健康監護的人群。
主持人:那么對于務工人員來說,他們如何預防職業?。咳f一患有職業病,應該怎么做呢?
嘉 賓:在這里,我提幾點建議:1、在上崗前一定要了解即將的入職的崗位,是否會有職業病危害的因素存在,以及危害因素的情況。入職前,一定要跟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而且要做好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了解自己的身體是否適合從事這個崗位。2、在工作期間,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熟悉和了解自己所工作的這個崗位的操作規程,還有平時要多關注工作場所通風設備是否正常地運行。在工作期間一定要做好定期職業健康檢查。3、在離職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同時復印好自己在這個公司期間職業健康監護的檔案,自己做好保管。4、發現職業健康損害的時候,要及時到專業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進行一個體檢,如果確定是一個疑似職業病的話,就要到職業病診斷機構申請職業病診斷。
主持人:嗯,那么剛才是對于咱們的務工人員來說的,那么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在職業病的防治方面應該注意些什么?如何來保障公司的權益呢?
嘉 賓:對于用人單位來說的話,我們還是強調要嚴格按照這個《職業病防治法》和安監局的《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來開展職業衛生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好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的工作。同時在工作中要加強車間管理工作,督促勞動者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同時定期檢查工作場所通風設備是否正常運行,還有做好這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管理。用人單位在委托職業健康檢查的時候,一定需要根據《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的第十條規定,需要提供以下的一些資料:(一)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及其接觸人員名冊;(三)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評價結果。
主持人:那么對于職業健康檢查總結報告的結論中要求復查或進一步檢查的人員,是否必須要安排復查?不安排復查,又有什么后果?
嘉 賓:這個必須要安排復查的。如果不安排復查的話,會受到以下的處罰:國家安監部門的第49號令,《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當中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復查的話,可以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并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的處罰。
主持人:嗯,用人單位應該如何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嘉 賓:這個在《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就有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將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建議以書面形式如實告知勞動者。那么職業病,如果能按照國家現行規定的法律法規,還有規則制度來做的話,來防控的話,是完全可以預防的一種病。同時,這個職業病如果早診斷的話,早治療,那么愈后(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好的,我們再次感謝河源市職業病防治院的何斌副院長來做客我們的節目。
一段音樂過渡
主持人:接下來一起關注《一周法治動態》板塊。
1、近日,廣東省委督查室專員何小靈、省委督查室主任科員李蔚琳在河源市委督查室副主任黃東明陪同下,到河源市司法局督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情況。
河源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肖偉星與督查組進行了簡短座談,匯報了河源市司法局貫徹落實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情況,展示觀看了河源司法行政網專欄播放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微視頻。
在督查中,督查組一是詳細查閱了河源市司法局黨組中心組學習會議記錄、機關黨支部會議記錄以及相關文件、基層黨組織新聞報道稿件、新聞圖片等臺賬資料,并就相關細節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二是走訪了河源市司法局有關科室,對黨員干部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并對部分黨員發放了學習調查問卷。
最后,督查組對河源市司法局學習貫徹落實情況表示肯定,認為河源市司法局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工作“領導帶頭深入學,上下聯動抓落實,學習活動全覆蓋,活動開展的有特色”。
2、近日,市總工會召開了第六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會上表彰了2017年度河源市工會工作先進單位。河源市司法局機關工會榜上有名,榮獲“2017年度河源市工會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這是自2013年河源市司法局機關工會換屆以來連續5年獲得如此的殊榮。
5年來,河源市司法局機關工會在局黨組的領導下,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局機關工會職能,圓滿出色地完成了市局和上級工會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5年來,河源市司法局機關工會在體制機制健全、職工福利待遇提高、職工能力提升、職工活動開展等方面都得到了顯著的進步,為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奮力開創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3、 4月20日,河源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啟增率督導組到東源縣雙江鎮雙江村、橋頭村開展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督導檢查。督導組在檢查中發現,駐村法律顧問能夠按照要求,認真開展各項法律服務,為村兩委干部開展各項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但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公示牌懸掛不規范,未及時更新法律顧問信息,宣傳力度不夠,群眾知曉度不高等。對此,劉啟增副局長強調在下一階段工作中,要加強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將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這一便民利民的好事做好,做實;二是要加強溝通和管理,充分運用法律顧問微信工作群,增強村社居法律顧問工作實效,發揮法律顧問作用,三是抓緊時間開展掃黑除惡專項工作,新修訂憲法宣傳工作,農村留守老人法律援助工作等專項法治講座,增強針對性。四是村社居法律顧問要講方法,多了解駐點村、社區的實際情況,工作要主動,要與村兩委干部加強互動交流,要集思廣益,拓寬工作思路。
4、近日,河源市司法局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到廣東省河源監獄開展震撼教育活動。河源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軍,河源市社區矯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各縣區分管社區矯正的領導,社區矯正機構負責人,全市84名社區服刑人員參加了活動。社區服刑人員參觀了監區勞動現場,監獄新收押人員列隊訓練,監社的社會改造和生活現場,隨后,監獄服刑人員黃某某給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現身說法。監獄警察吳旭兵為社區服刑人員上法治教育課。接著,各縣區社區服刑人員代表分別談參加震撼教育的體會。參加此次震撼教育活動的社區服刑人員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很有教育意義,提高了思想認識,感覺對自己今后的人生非常有幫助,自己以前雖然違反了法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但黨和國家給予了寬大處理,在社區進行服刑,有相對的自由,今后一定會更加珍惜社區服刑的機會,服從監管,積極改造,爭取早日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
如果聽眾朋友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遇到哪些法律問題,也可以向我們欄目進行咨詢。我們欄目的官方微博是“河源法治聲音”,欄目郵箱是hyfzsy@126.com,我們將邀請有關的法律專家進行回復。另外,在每月的最后一期節目將播出特別節目《苗苗說法》,邀請王苗苗律師走進直播間與廣大聽眾朋友進行互動,解答疑惑,也歡迎大家到時候通過熱線0762-2226800,2226900,或河源電臺FM91.1新聞綜合廣播微信公眾號進行互動和咨詢。如果大家沒有及時收聽到節目內容,音頻還可在河源司法行政網,河源網絡廣播電視臺進行點播,或關注“河源普法”微信公眾號進行收聽,再會!
父母打孩子違法嗎?
【片花:你的困惑我來解答,我是苗苗律師,我在這里為你說法。(喂,苗苗律師我有一個法律問題想向你咨詢一下;出現房產糾紛咋呢;我的婚姻出現問題了;我朋友借錢不還……)這種情況你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我是律師王苗苗,我愿意用自己專業的法律知識幫助到您?!?/p>
主持人:好的,北京時間來到了中午的12點7分,歡迎大家進入我們的《法治聲音》特別節目《苗苗說法》。那么今天我們再次邀請到我們的老朋友王苗苗律師來做客我們的節目,首先我們請王律師跟我們收音機前的各位聽眾打聲招呼。
律 師:好的,主持人中午好,各位聽眾朋友們,大家中午好,我是廣東王苗苗律師事物所的王苗苗律師。
主持人:那么這兩天陸續有聽眾在公眾號好像來進行留言,我們首先還是來請教一下王律師。王女士,她留言說:我和丈夫去年離婚,離婚時約定房子歸男方,所欠的債務呢,需要男方來承擔,那么現如今有債主,把我和前夫起訴到了人民法院,我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呢?我們請王律師來解讀一下這個問題。
律 師:好的。這個問題其實是涉及到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財產和共同債務的問題。從這位王女士所咨詢的情況來看的話,首先是你和你的前夫,也就是說在離婚的時候,他們首先是做了一個債務約定的一個承擔。那么如果說雙方是有做出這個約定的,并且是在離婚協議當中有一個明確的一個書面的約定,那么這個約定在他們之間是有效的。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這個約定,他并不當然地能夠對抗第三人,也就是這個債主,那么這個取決于如果說債主所起訴的這個債務呢,確確實實是發生在雙方婚姻存續期間,是屬于婚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那么即使雙方在離婚的時候,約定了說有一方來承擔,那么他也不能夠免除另一方對這個債主也是第三人應當承擔的這個責任。所以說從王女士咨詢的這個情況來看,首先她要判斷,那么如果說這種起訴的這個債,債務本身是在他們雙方婚姻關系存續的那么現在債主他起訴了他也可以起訴這個王女士,但是因為她跟她的前夫之間已經約定了這個財產跟債務的處理,那么如果她承擔了責任之后,她也可以向她的前夫去追償。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我們王律師的解讀,如果各位聽眾有相關的法律問題呢,也歡迎大家繼續地通過我們的熱線2226800,或者在我們的公眾號上來進行留言。
好。那么,一起來關注我們今天的這個主話題,其實在上期的節目當中我們跟王律師是聊到了關于家暴的問題,那么當時是蔣勁夫對自己的這個女友進行家暴。那么今天我們要關注的是近段時間,在我們的網絡上是持續發酵的這個事件,那就是在2018年12月23日網絡爆出了深圳一對夫妻多次虐打八歲女兒的視頻,當時我看到這個視頻感覺瘆得慌,特別覺得觸目驚心。那么今天我們請王律師,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關于家暴的這個話題。
律 師:好的。上期節目呢,我們聊的主要是關于家庭暴力的一些案例或者是法律規定,也討論了一些家庭暴力的類型、法律保護或者社會救濟的手段。那么,其實整個社會輿論對于家暴話題的這個關注還是比較持續的,那么這一次深圳寶安區毆打虐待這個小女孩的這個視頻,又再次引發了大家對于這個家暴,特別是對于未成年人的受到家暴之后的一個廣泛的討論。那么,我們還是請主持人先跟聽眾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下案情的一個基本情況吧。
主持人:是的,沒錯。截至到12月23號的早上的7時30分,深圳寶安區的宣傳部通報:那么目前的這個虐待視頻當中涉及的人員已經被帶回到轄區的派出所來接受調查,經過調查女童父母對于毆打女童的這個事實是供認不諱。初步調查的情況,也是與視頻相符的,經過法醫的檢查,女童體表未發現明顯的傷痕。目前警方及其當地的這個婦聯已經介入此事,婦聯已經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
律 師:是的,這是目前案件的一個基本的進展情況。那么我們要關注一個細節,就是說從網絡上公布的這個視頻,可以看到除了這個夫婦二人,那就是對這個女童拳打腳踢之外,視頻當中還有一個男孩,那可能是這個女童的弟弟,其實也有去動手、推啊,和打這個女孩。當時整個小女孩她的表現的其實是非常的麻木的,好像這樣的生活對她來說已經是非常習以為常的,她都已經沒有這種反抗,這種下意識的反抗她都沒有了。
主持人:是的,沒錯!網友也是直呼:被全家虐待,看的太揪心了。那么也有網友提出的尖銳的問題:父母打孩子違法嗎?她們父母打孩子到底違不違法呢?自家的孩子到底可不可以打呢?那么,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很多聽眾第一反應可能會說,這孩子是我自家的呀,俗話說不打不成才。苗苗律師,你對此事怎么看呢?
律 師:首先,其實我也是一個母親,我自己也有兩個孩子。那么從拋開法律的問題來看,我先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個經歷:我女兒,現在她其實有12歲了。在她6歲之前,發生過,我應該加起來有打過她三次,當時是打得比較厲害的。當時自己就是非常地生氣,用一個詞來形容,氣急敗壞,就是失去理智了。小朋友,有時候確實做出非常搗蛋的事情,其實事后我非常內疚,后來這個事情一直在我心里很難散去。我跟我女兒談過很多次心,也向她道歉過,那她也表示對我的原諒。但是我覺得:就到今天為止,我自己其實沒有完全放下,就是這個事情我很擔心,會對她身心會造成一些陰影。所以,其實從母親的角度來講,我是不贊成去直接,就是很暴力來打孩子。但是我們其實可以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可以制定一些懲戒的規則,你觸犯了之后,我怎么來懲罰。在這個事件當中,就剛才我分享的一點,我還是有點特別震撼的,就是說,這個弟弟在父母毆打完姐姐之后,他也會對著姐姐拳腳相加。其實我覺得這就是父母教育和言傳身教的一個結果。從這個話題也能引發到我們對這個家庭教育的關注,首先,其實父母的自我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對孩子帶來的影響其實非常非常地深遠的。
主持人:是的,沒錯。那么其實針對這起案件,咱們的公眾號上已經有朋友留言,我們來分享一下:這位朋友他說虎毒不食子啊,該家長的行為實在太殘忍了。我們再來關注一下這位朋友,他說忙碌的同時看到深圳爸媽虐待孩子的新聞連續幾天都在關注啊,這個孩子你過得實在太艱辛了,為人父母請一定要善良。那么還有聽友的留言,繼續來關注。這位朋友說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實在太重要,也許打孩子只是一種怎么說教育的方式或者是一種情緒的宣泄,但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打孩子語言、暴力會給他們留下怎樣的深遠的影響。王律師,這起案件可以說牽動了很多朋友的心,我想問問父母對于這樣的過分的做法屬于犯罪嗎?會被判刑嗎?
律 師:首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法律對這方面的規定,然后我們再來結合這個案件的一個基本的情節或者事實來做一下分析。我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第十條就有明確的規定說: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一個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虐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并且規定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那么這個法律里面其實就賦予了父母應當要給孩子一個溫馨和睦和充滿愛的這樣一個家庭教育的一個環境在這里。那么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第二百六十條也有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兩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是犯前款罪致使二人重傷死亡的他要處兩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時,這個第二百六十一條也規定: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或者是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和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和被看護的,包括未成年人,情節惡劣的,還要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所以說我們法律當中是有規定達到一定的情節的時候,父母對這位成年人的這種虐待或者是其他的這些遺棄,或者是對他的這種是家庭暴力的行為是構成犯罪的。
主持人:那么我有注意到這個法條當中的有關表述,那么究竟什么叫做情節惡劣的?情節惡劣,又該如何認定?
律 師:我們來看下這個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這個意見當中,對這個情節它會有一個相對比較,就是比較具體的一個描述。采取比如毆打,像我們視頻中看到了這個毆打,凍餓或者冷天給他穿很單薄的衣服,餓肚子讓他吃不飽,還有這種強迫過度勞動。當然小孩子在家,適當地做一些家務也很正常,但是如果你讓他這個勞動的行為已經超過了它的正常年齡和體力所能夠承擔的,這個強迫過度勞動和限制人身自由,恐嚇,辱罵和謾罵等手段的這些情節,這些方式,對家庭成員的身體和精神進行摧殘折磨,那么也都是屬于這種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的這個具體的一個表現。那么根據司法實踐當中,如果這種虐待持續的時間較長,次數較多或者是這個虐待的手段非常殘忍,造成被害人輕微傷或者患有較嚴重的一個病疾,那么對于這個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或者是孕婦,還有哺乳期的婦女。實施較為嚴重的這些情形的都是屬于刑法第二百六十條所規定的虐待中的情節嚴重,依法來說都是可以構成這個虐待罪的。
主持人:那么,在我們今天說到的具體案件當中是否可以被認定為情節惡劣呢?
律 師:從目前公安機關公布的這個調查線索來看的話,認定不認定我們最終是要看證據的和以及調查的這個過程當中的情形。那現在公安機關對這個案子,其實還是在這個調查過程當中,對于它虐待的持續時間和次數、情節和方式等,還沒有官方認可的資料來供參考。所以能不能認定這個情節惡劣,或者認定這個構不構成犯罪來講的話,我覺得暫時還不能夠確定。我們可以持續地關注,待公安部門下來能夠確定的這個調查結果,再來做一個確定的。
主持人:其實我覺得,這個父母是否構成犯罪并不是本案的關鍵,為什么?因為父母如果鋃鐺入獄,你想想兩個孩子的生活該由誰來保障?我認為我們應該把更多目光放在女孩日后的生活保障以及心理疏導上面,我們很難想象這樣的毆打會給她日后的心理造成怎樣的陰影,該考慮的是怎么來處理孩子是最有利的?我覺得這個才是問題的關鍵。
律 師: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樣,覺得主持人剛才說的這個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事后對孩子的這個一個后續的心理輔導和她生活的保障固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這個事情從兩個角度來看:那么,對于父母在實施對孩子的這個就是虐待的行為之前這個階段,其實也要關注父母,我覺得這個很重要。比如說假使說我們剛才分析的這起深圳虐待女童這個案件當中,這對父母,那么他對這個小女孩的虐待已經達到了虐待的這個情節,但是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已經是非常非常嚴重的。但是很多父母如果說我們對孩子的一些沒有構成這種虐待最后沒有成犯罪。但是,情節又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嚴重的,而且持續時間很長的時候,那我們又該怎么辦。就說,如果能夠從事前來預防,能夠提高我們作為父母的這樣一個職業的能力,也是我們應該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對于這種確實受到孩子傷害的,采取救濟讓孩子健康快樂的生活,這個后續的保障,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前端的預防其實也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那剛才其實您提到了一個職業能力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各行各業很多都需要這個執照,就像我們的主持人需要主持人資格證,我們的律師肯定需要律師證,我們的老師需要教師證。你剛才說到的父母職業能力,確實你看我們做父母的,可能從來沒有考過什么證,也沒有去學習過。這個做父母,其實也是需要學習的,剛才你提到這一點,我覺得非常好。最好是不是也應該要取得一個執照才能當父母?
律 師:這可能是我們的職業習慣,因為我們是律師經常說到一個職業能力,其實我覺得作為父母來講,確實也是需要一個父母的執照。(需要去學習。)對。作為父母,特別是我們的年輕父母,結婚生了小孩就直接升級為成了父母,在這個前期我們其實確實沒有一個固定的一個接受培訓或者指導學習的時間,真的是在實踐當中不斷的去積累自己的經驗,所以我個人是覺得作為父母真的是一定要學習。我自己經常也去反思,如何做的更好,其實作為母親來說,雖然還有很多不盡責,但是我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我之前就跟一個做教育的朋友,我們有做過一個很深入的探討,就說是不是可以在某一個媒介,比如說,(開個培訓班,家長培訓班?)不,在我們的低年級的學校,比方說義務教育學校,或者這些小學,或者是初中以下的學校,能不能設立這個父母學校。能讓我們的父母也去學習如何能成為更好的父母。對于比如說我們剛才這個案例當中講的構成犯罪的,那我要求你要強制性的到父母學校接受教育。(但那后果已經是非常惡劣了。)沒達到這種強制性的后果的時候,有一些有需求的,但你沒有達到犯罪,但是你的情節也是挺嚴重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去選擇性的,對于這個進行培訓和教育,這是我們探討的一個方向。
主持人:是的,沒錯。好的,北京時間來到了中午的12點23分,這里是正在為您直播的《法治聲音》特別節目《苗苗說法》。那么今天我們邀請到咱們的老朋友王苗苗律師來做客直播間,一起來跟咱們的聽眾朋友一起來探討關于家暴的這個話題。那剛才,我們已經有聽眾打進熱線,我們來接聽一下這位朋友的熱線電話。
主持人:喂,你好!
聽 眾:喂,你好,主持人、苗苗律師。就是看到這樣的視頻,然后就個人感覺很痛心,小孩子遭受這么大的罪,這個父母是很不合格的。然后想問下苗苗律師:如果父母打小孩被判刑,小孩子怎么辦呢?
主持人:好,我們請王苗苗律師來解讀一下。
律 師:首先,如果說父母因為對小孩實行虐待而構成了犯罪之后被判刑的話,那么就會導致這個小孩。對,這個問題問的挺戳心的,小孩怎么辦?其實說,不管我們給孩子提供怎樣的救濟措施,我想其實都比不上父母。但是,確實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們該怎么辦?首先,如果從法律的層面來講,那么這個相關的部門,比如說婦聯、居委會,他們會對這個孩子去申請一個人身保護令。首先,解決這個孩子當下的一個,就是安全和她的一個正常的生活。那么如果說父母最終被判了刑事責任之后,首先法律規定首先是看她的近親屬當中,近親屬當中比如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你的姑姑、舅舅,這些近親屬當中,有沒有人能夠對這個孩子進行一個就是看護和這個照料。那如果說這個家里確實是又沒有其他的這些親戚能夠來照顧孩子的話,那么這個孩子就必須要有政府,由民政部門的安排她的生活,安排到相應的這樣子的一個福利機構或者是民政部門安排,那么如果有其他家庭或者愿意照顧的,這個要履行一個相對手續,在她失去監護人照顧的過程當中,就是說要有監護人對她進行監護。
主持人:是的,沒錯。好,我們感謝這位聽友還打來電話。當然收音機前的各位聽眾有相關的疑問,大家也可以繼續撥打我們的兩路熱線:2226800、2226900。當然大家可以通過我們公眾號來進行留言,還有相關的法律問題,我們今天有請到王苗苗律師來現場來為大家來解讀。那么其實我們關注到,在本案當中,婦聯已經向這個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那我想請我們的苗苗律師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人身保護令如何來進行申請?
律 師:好的,其實我們上期節目也有聊到這個人身保護令。那么人身保護令它是屬于一種民事的強制措施,就是也是屬于一種強制措施之一,但是在民事法律領域內。人民法院為了保護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及其子女或者是特定的親屬的人身安全,確?;橐霭讣V訟程序的正常進行而作出的一種民事裁定。這個人身保護令其實它也有挺長一段時間的一個實施了。在2008年的時候,當時全國是在九個基層法院進行了反家庭暴力人身保護的一個裁定的試點。在2016年3月份的時候,正式寫入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一個條文當中去,開始在全國范圍之內正式推行。反家暴法的第二十三條就有規定當事人因受到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的時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護令,人民法院必須受理。如果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比如說8、9歲的小孩子;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比如說患了精神病,雖然你是成年人,但你沒有這個自制的完全行為能力。這些,如果要申請人身保護令的,主要是由他的近親屬、公安機關或者婦女聯合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或者救助管理機構,它都可以代他本人去申請。
主持人:那剛才你提到都要通過書寫的形式來進行申請,我們也知道很多的婦女、兒童、老人,他們不會寫字,也不知道怎么可以找到居委會等等,來進行這個維權,那么這個時候應該怎么辦呢?
律 師:如果確實遇到這種情況,那么他們也可以直接到法院法庭口頭來申請,人民法院他必須也是要記錄到筆錄的,這樣子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那么這個人身保護令多久能夠做出?
律 師:根據規定,人民法院在受理申請之后,應當在72小時內要做出這種人身安全保護令的裁定,或者說駁回這個申請的一個裁定。那么如果遇到這種情形特別緊急的,也應當在24小時之內做出。
主持人:好,北京時間來到中午的12點28分,節目還剩下一點點時間。針對我們這個話題,想請王律師談一下您的見解。這個如何保護咱們的未成年人來遠離家庭暴力與虐待,更好地健康成長?我們來提點建議。
律 師:這個問題來講,真的是家庭社會和我們每一個個人共同要去努力的一個事情。首先,對于我們社會大眾來講,如果在生活中我們發現了有未成年人遭遇家暴的話,其實我們不要做到這個不是我家的孩子我不管,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們也要勇于去報案或者是拿起法律的武器,然后去報案,讓這個事情能夠被曝光出來。今次這個事件其實也是要感謝發現的人的一個曝光,這個孩子才能夠被及時的一個解救,引起了我們對這個事情的廣泛的關注。那么對于受虐者個人來講的話,其實也是我們不要害怕這個施暴者的一個暴力,也不要覺得自己的不幸羞于啟齒。然后,其實有時候很多就是一次次的放縱帶來了更多的一個噩夢。
主持人:好的,北京時間來到了中午的12點29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法治聲音》特別節目《苗苗說法》的全部內容。感謝我們王律師的做客,也感謝我們收音機前的聽眾的收聽,再會!
律 師:再會!
2018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參評作品推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