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頭:【沈光耀母親:耀兒:最近背書辛苦嗎?文章做的怎么樣了?不要太累了,娘日夜盼你明年畢業返家?!?nbsp; 這是電影《無問西東》中沈光耀的母親給遠在云南求學的兒子修的一封家書,【馬禮煜的父親:吾煜兒:為父盼你能“親賢仁,遠小人”】、【聰聰: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做你們的兒子】【黃珩媽媽: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并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何苡汧媽媽: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的孩子,請你時刻謹記自己的使命】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家書都是維系家庭的紐帶、傳承家風的橋梁。
本期《教育1+1》為您講述家書故事,共話人間真情。
主持人:“人們為工作廢寢忘食,為生計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間真情”,2017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上如此講述。一句“回家過年”,正承載著億萬中國人的真情。如今,對家的眷戀可以系于微信、電話;但很長時間里,家書都是維系家庭的紐帶、傳承家風的橋梁。在我市第二屆微家書活動開展之際,今天我們在此與聽眾朋友們分享“微家書”,講述家書故事,共話人間真情。各位好,我是主持人燕子。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河職院人文學院的羅麗麗老師與我們一同賞析家書帶給人們力量。同時,羅老師還是我市第一屆微家書評選活動的其中一名評委。接下來,我們請出羅老師,羅老師您好。
羅麗麗:聽眾朋友好, 主持人好,我是羅麗麗。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我們的生活格局發生多大改變,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我們無需再回到“從前慢”的時代,但也不能丟失情感的涵養、文化的傳承、價值的延續。
主持人:“爾為中學生,為父盼你能‘親賢仁,遠小人’,”凡事‘三思而后行’,控制內心的浮躁,修心于書畫間,陶冶于琴聲中。”——這是龍川縣第一中學初中部馬禮煜的父親給青春期的孩子修的一封微家書。
吾煜兒:
曾記三年前給你家書一封,旨在勉勵你“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當時,你年少,與同班人比略顯幼稚,故自制力稍遜一籌。承蒙老師辛勤教導,面對你的頑皮,老師都循循善誘,為你點亮前方的明燈。
而今,你為中學生,為父盼你能“親賢仁,遠小人?!狈彩隆叭级笮小保刂苾刃牡母≡?,修心于書畫間,陶冶于琴聲中。你要與書為友,畢竟未來的大學生是從海量閱讀里走出來的。今天,又借莫言大師在2018年珠海語文論壇中的話語和你共勉:“多到大自然去,多多益善,少亦有功,一次兩次,也會出現在今后的寫作里?!?/p>
為父望你有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面對網絡游戲這一“電子毒品”,能不為所動。多與兄長運動,回歸自然,方能廣開視野,拓展思維,汲取甘露與陽光,能讓似幼苗的自己茁壯成長。
你的父親 昌字
戊戌冬于東江畔
主持人:羅老師,聽完馬禮煜的父親給他寫的這封家書后,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羅麗麗:這封微家書用了半文半白的語言,這種類型的微家書在我們收到的作品中是比較少見的。另外,從信中的文字中我們也能了解到這不是爸爸第一次給孩子寫家書,說明這個家庭依然保留著寫家書的良好傳統。在信里面,父親不僅跟兒子聊了兒子“年幼”時的“不濟”,更重要的是與兒子溝通了他長大成人后需堅守的人生信條——學父親做人,學父親做事,學父親對信仰的執著追求。
主持人:對,用這種半文半白書寫的體裁很容易讓人形成一種呆板、枯燥的感覺,但這封家書倒是給人非常親切的感覺,從古到今的一些人文大家的名言精句在其中都有所體現,而且都是人們非常熟悉文字,讀來一點都不陌生。
羅麗麗:是的,除了這個之外,這個家庭還特別重視“多到大自然去”,真可謂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最好注解。
主持人:我們說父愛如山,高大而巍峨。父親對孩子來說是人生信條建立最好的領路人,也是一個家庭家風得以傳承的最好的榜樣之一。
【錄音】
聰聰:親愛的爸爸媽媽: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做你們的兒子。
主持人: 這是 “星星的孩子”黃智聰給父母寫下的感激之言。
親愛的爸爸媽媽:
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做你們的兒子。那時候,我一定要健康的來到你們身邊,讓你們不用再那么辛苦、那么累。
爸爸媽媽,很感謝當初你們沒有不要我,讓我依舊可以享受著同齡人所擁有的一切,甚至更多。我的到來,給家里增加了無數的負擔,讓你們流下了無數的眼淚。我知道我的病會伴隨著我一輩子,慢慢長大了也會有各種并發癥,每天都需要吃藥來控制病情,每天都需要做一系列的康復,即使是這樣,你們都沒有把我拋棄。
每次看見你們為我的醫藥費東湊西湊時,我就想“如果我死了,那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了”。每次做康復,其實我很痛很痛,但是當我看到媽媽躲在角落默默流淚時,我說:“媽媽,我不痛,你別擔心”。這學期學校要開家長會了,老師說,最好爸爸媽媽都來參加。我一回家就給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打電話,結果爸爸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當天凌晨就往學校趕來,看見一臉疲憊的爸爸,我抱著爸爸哭了。我知道爸爸媽媽對我付出的愛很多很多,只要我想的,我要的,對我好的,你們都無止境的為我付出。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如此愛我,對我不離不棄。
這一輩子,我可能都無法給你們帶來像正常家庭那樣的幸??鞓?,但是我會努力讓自己學會生活,不成為你們的負擔。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愛你們。你們陪我長大,我陪你們到老。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感謝你們!
愛你們的兒子:聰聰
主持人:羅老師,你知道嗎?在去年,聰聰的母親伍紅梅給孩子寫了一封微家書,在微家書活動頒獎典禮的現場我們見到了這對母子,并且這位年輕的媽媽在現場給我們誦讀了這封書信,后來聽到這期特別節目的朋友都說十分感動。
【壓混】伍紅梅念家書的一段:轉眼十年已過,十年前……
羅麗麗:是的,我們在感嘆這個家庭困苦之時,也感動于他們對一個有缺陷的孩子的不離不棄。
主持人:好的,接下來讓記者帶我們走進聰聰家,來了解一下聰聰的母親收到他的書信之后的感想。
【采訪錄音】
記者:這次是第二屆微家書(評選),我們也看到聰聰也寫了一封微家書,請問這(件事)你之前知道嗎?
伍紅梅:他寫這封微家書我是不知道的,是他老師告訴我,我才知道的。
記者:那封家書相信你一定也看到了。
伍紅梅:看了,當時我看(到)都哭了。我叫他讀給我聽,他邊讀邊哭,我很感動。
記者:我們其實知道您帶著聰聰一路還瞞辛苦的。
伍紅梅:是。
記者:那這一次聰聰寫的(這封)微家書,你覺得哪句是最打動你的?
伍紅梅:當我看下來,我覺得感很感動。特別是(那句):其實他做康復他很痛,可是看到媽媽躲在一邊哭的時候,他就跟媽媽說:“我不痛,媽媽不要擔心?!?/p>
記者:我們接下來問一下聰聰。聰聰,你好。那封微家書是你寫的嗎?
聰聰:是。
記者:你最想跟媽媽說什么呢?
聰聰:謝謝媽媽!
記者:聽說你做針灸的時候特別疼。
聰聰:是。
記者:那為什么不哭呢?
聰聰:擔心媽媽。
記者:擔心媽媽擔心你?
聰聰:對。
主持人:先不論這封信帶給我們的震撼,我們想傳達的是這個家庭的質樸家風。接下來,讓記者帶我們繼續走近這個家庭,向您還原他們最真實的生活。
【采訪錄音】
記者:平時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來的時候老二和老小都特別熱情的跟我打招呼,我跟他倆是第一次見面。
伍紅梅:從他們懂事起,我就教他們要有禮貌。我之前也跟老二說:成績不管你好不好,(成績)不是第一位,但這個文明禮儀方面必須是第一位!所以,我三個孩子都很有禮貌,老師都很喜歡他(們)。
記者:我們訪問一下老二,我特別想知道你是什么時候開始知道我哥哥跟其他人不一樣?
老二:應該是從幼兒園的時候吧。
伍紅梅:(你知道)他在一年級 造句是怎么造的嗎?
記者:嗯?
伍經梅:就是那個為了造句啊,他說:“我活著,就是為了給哥哥倒屎、倒尿的。”
記者:(聰聰),是這樣子嗎?
聰聰:是。
記者:你當時為什么這么寫?
老二:那是我應該為哥哥做的事情啊。
記者:老二今年多少歲了?
伍紅梅:8歲啊。
記者:他(才)8歲???
伍紅梅:是啊。
記者:你平時是怎么教他?(因為)他很小的時候(一年級)就知道要照顧哥哥,(做到這個)很不容易哦。
伍紅梅:他從小就知道,像老三也知道(要照顧哥哥)。我現在就教育他們,現在爸爸媽媽還活著(可以)照顧哥哥,等以后你們長大了,就一起照顧哥,照顧到死為止。他們就說:“好啊,知道了!”這個種子一定要種下去。他們都挺聽話的。
記者:是啊,你們家特別和諧。
伍紅梅:我老公做事很累回來看到家里(的氛圍),他也很開心的。因為我兒子一看到爸爸回來,他們都會說:“歡迎爸爸回家!”,他爸爸就會很開心。我現在在家帶三個孩子,他爸爸做農民工的那種吧,到處轉(悠),哪有事情上哪里。
記者:乍一聽這個家庭有很多的困難,但是我覺得你們家很和諧,請問你是怎么做到的?
伍紅梅:我很知足啊。雖然這個家庭是這樣(困難),我那么累,一天到晚轉來轉去。但是,我覺得我很幸福。(比如),我做飯啊,我做什么他們就吃什么。(哪怕)我做一盤青菜、一盤豆(子)都好,他(們)都會覺得很好吃。我老公一回到家也會教育孩子:媽媽很辛苦,做的飯菜你們一定要吃,而且要說很好吃。(笑)所以,我也很滿足,我老公也對我很好。
記者:請問媽媽做的飯菜真的很好吃嗎?
老二:是啊,做的超級好吃!
主持人:采訪結束時,記者將帶去的小零食與孩子們一同分享,兄弟間的情誼和孩子對媽媽的愛盡顯其中。
【采訪錄音】
記者:我們吃一會兒東西吧。
老?。何乙靡粋€給阿奇哥哥,阿奇哥哥你也吃一塊吧。媽媽,這個給你。
伍紅梅:好,謝謝,那媽媽就吃一個咯。啊,我已經有一個了?。▽τ浾哒f)他們吃飯也會給你夾菜,我給他們夾(菜)他們就給我夾(菜)。 好啦~我有啦,滿嘴都是,一人塞一樣。
主持人:關于聰聰一家的故事我們講完了,關于他們的家風傳承未完待續。
羅麗麗:是的,在收到這封“星星的孩子”寫過來的微家書時,我們先是感動于孩子對父母的感恩,更感動于母親對孩子的付出。我特別想對聰聰說:如果有下輩子,請你一定要健康的來到世間。在聽完采訪后,讓我最為動容的是這位媽媽的隱忍和知足,正如泰戈爾所說“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這樣的一種自強不息的價值觀。
主持人:投之以桃,抱之以李。讓我們向這位平凡又偉大的母親致敬,感謝她教會了孩子們禮貌待人、兄弟情深和知足、樂觀,也通過節目分享給更多的聽友這種普世的價值觀。
——宣傳帶:無數人曾在家書中收獲親情、收獲力量,今天,我們該怎樣重寫我們的家書、重塑我們的家風 ?本期節目,我們為您講述——家書,留存“溫柔的莊重”。
【壓混】《好家風,要弘揚》童謠片段
主持人:中國人本就有敬惜字紙的傳統,對于訴諸文字之物,格外莊重。從“臨發又開封”到“家書意萬重”,見信如晤,見字如面,揣摩這些平凡文字,仿佛能見寫信者思索再三、落筆成篇,收信人燈下展卷、淚落沾襟。多少人曾以這樣鄭重的方式,讓心與心如此靠近,讓天涯若比鄰。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边@是一位母親寫給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的一封家書。
黃珩:
你是爸爸媽媽的第一個寶貝,由于娘胎里營養不足以及出生后喂養不當,從小你就多災多難。有次甚至被下了病重通知,幸運的是你堅強地挺過來了,媽媽用上了學到的所有的醫學知識,和爸爸一起精心照顧呵護你,終于讓你健康成長。轉眼間你已經成為一枚一年級小小讀書郎,出于尊重,對你的稱呼也從“小屁股”變成“黃珩”。
從學前班開始,爸爸媽媽就有意無意的灌輸你幼兒園與小學有何不同,希望你有心理準備來迎接和幼兒園不一樣的學習生涯。同時,也希望你能明白讀書學習的意義所在。值得欣慰的是,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你有明顯不適應之處,你還是比較樂意學習接收新知識的,生活中也能夠獨立自主,與同學相處愉快。但是,也是存在不少毛病的。比如:和同學打招呼時喜歡不經過對方允許就拍打小朋友肩膀或者攬肩抱腰;上課時注意力不夠集中,喜歡搞小動作或者東張西望;寫字不夠工整,做題目粗心大意;犯錯或者受委屈時不說話……而爸爸媽媽發現你最大的毛病是毅力和耐力不夠,喜歡在困難面前退縮。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不用功,可能會造成你以后的人生路會走得很艱難。所以,爸爸媽媽都希望你以后能通過別人督促和自身努力慢慢改正這些毛病,增強你的毅力和耐力,用功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做快樂的自己。
最后就以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吧,這同時也是爸爸媽媽對你的期望:“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帶給你快樂?!@就是學習的意義!”
主持人:這是媽媽寫給剛上一年級的黃珩小朋友的一封書信,雖有批評指教的意味,但言語間對孩子的愛半分不減。
羅麗麗:我們今天聽到的這些親子家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字里行間流淌著長輩對晚輩真誠、溫暖的鼓勵。親人間的深厚情感,長輩對晚輩的諄諄教導,都在這些信中展露無遺。
主持人:是的,以小見大也是我們這些家書最容易打動人的地方。當然,結束語也是這封書信的點睛之筆。
羅麗麗:當下很多人對“學習的意義”其實是有誤解的,認為學習是為了考試、為了出人頭地,但學習真正的意義正如這位母親所說:學習的意義應該是為了將來能有選擇的權利,過更有意義的生活。
主持人:是的。
羅麗麗:正所謂紙短情長,這些家書片段,很日常、也很普通,然而在其中,正能感受到這種“溫柔的莊重”。
主持人:“我親愛的孩子,給你起名何家家,因為你是一個女孩子,將來,有可能為人妻、為人母?!边@是媽媽寫給何苡汧的一封信。
孩子:
從你生命形成的那一天起,我就在心里醞釀了無數要對你說的話,請允許我在此鄭重向你道出。
我親愛的孩子,給你起名何家家,因為你是一個女孩子,將來,有可能為人妻、為人母。而女性,是一個家庭和諧的主因,是一個家族興旺的希望。何家家代表“和·家家”,和家家,家家和,家和才能萬事興!
我親愛的孩子,中國有句話,叫“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意思是小烏鴉長大獨立覓食的時候,會將所覓之食用嘴銜著喂年邁的父母; 山羊喝奶的時候,總是跪在媽媽身前,以感激媽媽的養育之恩。尊老,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之所以有機會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享受陽光,享受溫暖,享受萬千寵愛,得益于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生下了你的父母。他們走過了半生風雨,被歲月染白了雙鬢,任風霜吹起了皺紋,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那生養你的爸爸和媽媽!請你與我們共同孝順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在艱辛了半生之后能安享天倫之樂。
我的女兒,我的家家,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卻也曾是多災多難的民族。許多先烈為了中華之崛起而選擇了犧牲自己。你,有幸生在一個和平年代,一個和平的國家,享受著自由、平等、和諧。但是,振興中華是我們千秋萬代共同的偉大事業,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的孩子,請你時刻謹記自己的使命: 從今天起,請刻苦學習,為建設美好的祖國而努力奮斗!
主持人:那么聽完這封微家后,我們能夠深切的體會到這是一封帶有溫度的家書。
羅麗麗:對,這位媽媽從孩子名字的由來談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再從尊老敬孝上升到了家國情懷,向孩子傳遞人生經驗、化育家庭品格。
主持人:當然,我們已經走過書信時代,經過電郵時代,來到即時通訊時代?,F在,手段更豐富、溝通更加便捷了,但有時卻也難免悵然。
羅麗麗:的確,家族微信群里的消息,動輒就成百上千條,卻難有細細品味的內容和心境。我們的視頻通話操作也很簡單,隨時可以問候,但是我們聊來聊去卻發現話題越來越少了。
主持人:沒錯!多了聯絡的方法,卻少了溝通的能力;有了通訊的效率,卻少了交流的質量。
羅麗麗:對。在很多人都感日益孤獨的今天,這是多么讓人遺憾的情感流失,而這將造成怎樣的家風斷層呢?
主持人:“天下之本在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羅麗麗:確實,習近平總書記他也是這樣踐行的。在他父親88歲生日的時候,時任福建省省長的他因公務太繁忙了,沒有辦法當面給父親祝壽,于是他寫了一封拜壽信,訴說對父親深厚的感情,希望繼承和吸取父親寶貴和高尚的品質。(而這)真正體現了“書為心畫,言為心聲”。
主持人:好,我們再次來感謝羅老師。那么,通過本期節目,我們想表達的是蘊藏于家書中的“溫柔的莊重”,正是家庭、家教、家風的力量,回溯家風故事、重述家書情懷,這并非是復古懷舊,而是為了給現代中國注入更多溫暖的價值、向上的能量,讓真情大義像春風一樣吹遍神州大地。
好,感謝聆聽本期節目,再會。
【歌曲】李春波:一封家書
2018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參評作品推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