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播一:行進中國,精彩故事,大家好,這里是《看河源》,我是倪科華。2018年,源城區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背景下,以落實好“源城區2018年重點推進改革任務”為契機,全面探索開展黨員領導干部參與社區“小單元網格治理”模式,營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黨的初心。如何保持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魚水情深,永遠同人民心連心,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呢?這個時代之問,啟迪著各級黨委政府的服務意識、創新水平和執政能力。
字幕:“小”單元網格 “大”基層治理
今年以來,河源市源城區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背景下,各鎮街以夯實黨建基礎、強化服務管理、密切黨群聯系、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結合實際,創新思維,深化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制度,全面探索開展黨員領導干部參與社區“小單元網格治理”模式。
一、網格式服務 黨員樓長獻余熱
一大早,家住源城區東埔街道恒基大廈的葉兩勝、曾立志兩位黨員,結伴到樓層的住戶家里派發黨的十九大和創文工作宣傳資料。
葉叔和曾叔今年同為65歲,葉叔是一名退休老干部,有35年黨齡;曾叔是一名退伍軍人,有41年黨齡。做了一輩子為人民服務的事業,賦閑在家的兩位老人壓不住一腔熱情,十分熱心社區事務,每天都在鄰里間忙前忙后。
同期聲一:居民 馮秋連
【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他們很積極的,對人對事都很熱心?!?/p>
今年7月,為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探索社區管理 “網格化”模式,東埔街道組織實施社區黨員樓長制試點工作,12個社區居委會共推選出72名黨員樓長。因為政治素質好、群眾威信高、有口碑、熱心公益,葉叔和曾叔共同當選為小區的“樓長”。
作為樓長,葉叔和曾叔主要負責協調業主與物管、鄰里之間的矛盾。作為樓長,葉叔和曾叔清楚小區的日常事務,明白居民的所需所求。平時,不管大小事宜,只要事關小區居民,他們都會過問,并幫忙解決。
同期聲:葉兩勝
【業主提出,那個水管經常會很臟,能不能去維修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也和幾個樓長協調過,業委會也溝通過,我們也會請專業的師傅,把他們全部換過,換過新的管,環保的。】
退休不退伍,只要還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們就想著發揮余熱,為人民服務。東埔街道的黨員樓長們認真履職,做好政策宣傳員、信息聯絡員和文明勸導員,使社區家園更文明和諧、更干凈美麗、更平安穩定。
同期聲:黨員樓長 葉兩勝
【我愿意,因為我們是老黨員,有責任完成這項工作,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創造文明的小區。】
同期聲:黨員樓長 曾立志
【退休了,做點義務的事情是應該的,也值得的,為民、為黨、為社區、為業委辦事,都是有益于群體的事,】
二、專業式服務 黨員助園微心愿
埔前鎮坪圍村蓮花小組的劉蓮秀患有慢性病,行動不方便,迫切希望得到醫生的上門服務,老伴從“便民服務卡”上看到了駐村醫生的電話,就打了過去。
位于埔前鎮的源城區第二人民醫院與轄區內各個鄉村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內科臨床醫生湛紅英是一名有著12年黨齡的黨員,成為坪圍村的“駐村醫生”后,她便經常在鄉村走動,行醫送藥,到家門口為民服務。所以一接到劉蓮秀的電話, 她就立即趕了過去。
同期聲:湛紅英
【腳都不會動了,很嚴重。會痛嗎,不會,就有點麻痹】
經過診看,湛紅英發現老人會經常感到頭暈,便提醒她要定時按時用藥。
同期聲:湛紅英
【就是吃藥的時間,早上8點鐘吃,第二天早上也要八點鐘吃,定時間的話,控制血糖就比較好一點,就怕有時候忘記了,血糖波動太大就不好?!?/p>
坪圍村每戶群眾都收到了一張來自村黨支部的便民服務卡,卡內公開了村“兩委”干部、小組長、供電供水報修、醫療保健和派出所等服務電話。有了這張卡,群眾們便難題無憂。根據實際情況, 坪圍村把5個村民小組劃分為14個網格單元,每個單元都一名黨員負責,只要群眾有需求,黨員立即提供“推送式”和“專業式”服務。
坪圍村還開展“共同點亮‘微心愿’、爭做‘圓夢人’”活動,采取發放“微心愿”表的形式,收集群眾服務需求,由黨員干部和聯戶黨員認領并 “菜單式”服務,做到“群眾點單、支部下單、黨員買單”。 讓黨員伸出的“服務之手”與群眾伸出的“需求之手”緊緊相握,讓群眾處處感受到黨員的存在、時時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三、結對式服務 黨群情如深魚水深
家住上城街道城中城小區的吳麗君8歲時,因為意外事故,落下了雙腿殘疾,長期生活不便。在上城街道推行“小單元共建共治共享”黨員服務模式活動中,同住該小區的共產黨員林飛平和吳麗君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通過上門走訪,林飛平了解了吳麗君的生活難處,就主動聯系政府職能部門,為她送上了一部輪椅。
同期聲:林飛平 吳麗君
【現在平時出去方便不?方便。平時可以和媽媽一塊出去?可以。】
林飛平是源城區文廣新局副局長,平時工作很忙。但是,在工作之余,他和城中城小區的4戶人家建立結對幫扶關系,他們中有困難群眾,也有老黨員。在走訪老黨員李潤新時,林飛平了解到老人覺得社區文化生活比較單調,就利用自身職能部門的資源,主動送電影到社區,豐富居民生活。同時,他還幫助社區更換了路燈,增添了文體娛樂器材,讓居民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同期聲:林飛平
【大意:作為一名黨員,了解群眾,接觸基層,接接地氣,是應該,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的黨性使然】
上城社區推行“小單元”共建共治共享黨員服務模式,把社區服務直接延伸到家,實現聯系群眾無盲點、網格管理融于群眾服務中的管理模式。
字幕:“小”單元網格 “大”基層治理
源城區在城區社區以居民小區、路段、樓幢等為基本單元,按100戶至200戶劃分為一個網格;在農村,以自然村落、自然小組或50戶左右住戶為基本單元劃分網格;結合領導干部駐點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將轄區內科級以上黨員干部嵌入每個網格單元并擔任網格長,網格內的住宅樓宇,設立黨員樓長,每個網格配備若干名在職黨員及社區工作人員;通過“一表一冊一卡一線一賬”來架起“小單元網格”服務基層群眾的橋梁;結合實際,緊扣群眾需求,通過結對式、推送式、菜單式、專業式和網絡式服務,運用多種形式參與社區治理,全面推行“小單元網格化”基層治理模式。
“小單元網格治理”,拉近了黨員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關系,讓廣大黨員能夠更深入了解群眾的需求,傾聽群眾的聲音,認真對待群眾的訴求,更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為群眾謀求了更大的福祉,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了實處。
口播二: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里,更多本地資訊和便民服務,盡在智慧河源APP,請掃描二維碼下載安裝?!靶卧W格治理”,拉近了黨員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關系,讓廣大黨員能夠更深入了解群眾的需求,傾聽群眾的聲音,認真對待群眾的訴求,更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為群眾謀求了更大的福祉,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了實處。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里,更多本地資訊和便民服務,盡在智慧河源APP,請掃描二維碼下載安裝。
2018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參評作品推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