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助農扶貧|第一書記代言的九連山土蜂蜜已釀好,盼!買!主!
和平縣熱水鎮下徑村,是省定貧困村,位于九連山脈東麓的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生態優美。一個傳統的養蜂村,有著數百年的養蜂歷史,目前全村養殖蜜蜂5000多箱,是河源市養蜂最多的行政村,可稱得上是“河源養蜂第一村”。
今天,我們走進“九連山脈”,隨著下徑村駐村第一書記鄧海濱一起,揭開“河源養蜂第一村”的神秘面紗。
在這里,養蜂更像是一門人人都會的手藝,他們從小就開始接觸養蜂,從老式養蜂到新式養蜂,時間在更迭,手藝也在不斷的傳承發展。我們今天拜訪到村里的貧困戶、現在己是養蜂大戶的黃小億,他已經是第三代養蜂人了。
現在已是六月中旬,是夏至蜜收割的最好時節,也是產蜜最多的時候。抖蜂,是個技術活,動靜大了容易激怒群峰,黃師傅在這點上已經是行家。割蜜,割開蜂巢表面,晶瑩剔透的蜜糖隨著刀口慢慢的呈現在眼前。打糖桶,是采蜜工cc具又一次演變的最好工具,隨著機器的轉動,蜂蜜也就采好了。而這,是一天辛勤勞動的最好的回報。
除了像黃小億這樣的“養蜂老手”,村里還有不少的養蜂新手。離開九連山脈的深處,拜訪了去年開始接觸養蜂的貧困戶黃仕銀
2016年,下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9戶103人。幫扶單位是深圳福田區民政局、文產辦、婦聯等3家單位。駐村第一書記鄧海濱與工作隊長張麟經過深入調研,提出了“散種散養、長短結合、綜合發展”的脫貧方法,充分調動了貧困戶積極性,產業脫貧取得明顯成效。目前貧困戶種養項目達67個,實現脫貧24戶82人。
今年,駐村工作隊在產銷對接上又拿出了新措施,推行“養蜂大戶+貧困戶+電商大戶”的合作模式,抱團發展,釀造“甜蜜”致富路。
炎炎盛夏,養蜂的村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九連山脈里的純正蜂蜜帶出大山,而大山里勤勞的蜂,甘甜的蜜也齊聲附和著這個心愿,在幽幽的蟬鳴里靜候佳音。
第二期:河源“無花果第一村”,豐收年的幸福煩惱
大型助農公益行動——第一書記代言自推出以來,受到廣泛關注。和平縣下徑村的蜂蜜經過本臺報道后,市民踴躍訂購,愛心企業公益認購,電商平臺積極參與,廣東廣播電視臺觸電新聞APP也聯合推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該村貧困戶的5000斤蜂蜜銷售一空。今天的“第一書記代言”要推薦的是源城區埔前鎮坪圍村的無花果,今年,坪圍村種植的無花果迎來了大豐收,這本該是件喜事,卻因銷售壓力成了駐村第一書記藍詩的“甜蜜負擔”。
無花果煲湯,味道清甜、清暑解熱,是市民喜愛的湯品之一。然而真正見過、吃過新鮮無花果的人卻不多。
(音樂+吃無花果鏡頭)
無花果營養價值豐富,既開胃、助消化,又能止腹瀉、治咽喉痛,還具有抗癌功效,是近年來日漸走俏的珍稀果品。2017年以前,河源沒有無花果種植基地,去年,坪圍村扶貧工作隊從浙江引進了無花果,成為了我市第一個“吃螃蟹”的貧困村。
市府辦駐坪圍村第一書記 藍詩:全廣東省大概種植無花果的不完全統計是不超過兩千畝,我們坪圍村種了將近兩百畝,180畝,我們是作為整個精準扶貧這塊來講,是唯一一個發展無花果的貧困村。
從浙江引進的無花果,在河源青山綠水的滋養下,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由于光照時間更長,坪圍村的無花果口感更為清甜,掛果時間也更長,從6月持續到12月。
市府辦駐坪圍村第一書記 藍詩VS記者 利琳 :(這個顏色看起來挺鮮艷的)對,我們這個果子特點就是皮薄,水份比別的地方要多。(嗯,我嘗一下,風味很甘甜而且肉質特別軟),是,我們這邊最大的特點就是果光照時間足,同一個品種在浙江種和在我們這邊廣東種,我們這邊比他們要好很多。
喝山泉水長大,花生渣作肥、采用人工除草…坪圍村無花果基地的有機種植方式,保證了無花果綠色健康、天然純凈的品質。
村民 李遠興:相當好的,原生態的水也是好的,肥料是花生麩,對人體相當好的。
參與無花果產業的種植后,坪圍村的經濟有了大幅度改善,去年底,該村61戶貧困戶領到了15萬元的收益分紅,無花果成了坪圍村脫掉“窮帽子”的希望果、致富果。
在村民的悉心照料下,今年坪圍村的無花果迎來大豐收,畝產高達1800斤,比去年增長了2倍,這個大豐收讓貧困戶樂開了花,可是扶貧干部卻犯了難:原本的銷售渠道遠不能消化今年這么大的產量。
市府辦駐坪圍村第一書記 藍詩:無花果最大的缺點就是保存的時間比較短。
據了解,新鮮無花果保鮮期僅2到3天,目前坪圍村無花果基地日產無花果1500多斤,而每天的銷量僅有450斤。村里將未賣出的果通過36小時風干后制成無花果干,保質期可延長到一年。然而,由于人們對果干的功效認識不足,果干的銷量并不好。為了不讓村民在豐收年里失望,藍詩找到了“第一書記代言”節目組。
(公布聯系電話+掃描二維碼可直接下單)
市府辦駐坪圍村第一書記 藍詩:我希望我的代言能夠為我們村的無花果拓開市場,在這里我也歡迎社會上水果經銷商,愛心企業到我們坪圍來采購無花果或者是合作發展無花果。
藍詩:我是坪圍村第一書記藍詩,我為無花果代言。
第三期:中秋好禮!這款第一書記代言的紅肉蜜柚,汁多爆漿又夠甜
卡通配音:大葛好~!這次我們《第一書記代言》節目組來到了紫金縣九和鎮西南部的龍塘村,臨近中秋佳節,這里可是種了一種紅紅火火的應季果實哦!猜猜猜(天空掉下很多紅心蜜柚 配貓和老鼠音樂),bingo!龍塘村山地面積8000多畝,種有1400多畝的紅肉蜜柚,哇塞,是不是很想吃呢!讓我們一起進入本期尋柚之旅吧!
北緯23度26分,這條北回歸線橫貫中國境內云南、廣西、廣東、臺灣。而在廣東,北回歸線橫貫了河源市紫金縣,氣溫、光照、雨量、紅土壤,都是大自然的饋贈。這些天賜的環境因素也讓紫金龍塘村的貧困戶們走上蜜柚種植之路。
9月份是豐收的季節,龍塘村原有的24戶貧困戶,現已有10戶實現政策兜底脫貧。這金秋成熟的果實已成為該村獨有的清爽之景,蜜柚產業在市場的成功,也讓龍塘村陷入思考, 如何打造地域農貿品牌。梅州柚子有口皆碑,那龍塘蜜柚的出口呢?
潘云輝是龍塘蜜柚基地的負責人之一,說起他,農戶都是扯著嗓子說,潘哥對蜜柚感情最深了。2012年,他揣著打拼的所有家當從江西回到河源,緊鑼密鼓籌備著蜜柚種植,為生存的現實打拼,卻種下“村長伯伯”的形象代言。他愛蜜柚,作為生計,也作為紫金龍塘的新名片。
走進龍塘村的柚子基地,還得從小山坡一直往上走,延伸的紅土地和周圍的自然植株像鮮艷的畫盤,上至山坡頂,往下看才發現山地以下分布著一圈又一圈的蜜柚,被綠葉和貧困戶當孩子呵護的這抹“黃”,還真不如表皮所看。
這個龍塘蜜柚啊,是果大皮薄,瓤肉無籽,多汁柔軟,清甜微酸,對于種植的農戶來說,口咬果肉,不留殘渣,就是一個講品質、有追求的好果。而黃皮之下是色澤鮮艷、誘人的粉紅。
村里的蜜柚種植堅持不催熟、不打臘、不使用有毒殘留農藥的原則,吃過的人幾乎都成了回頭客。2017年,龍塘村生產的30萬斤蜜柚,臨近中秋就全部銷售一空;而今年,由于擴種產量來到了60萬斤,前些年積累的口碑以及銷售渠道的整合、鋪設,蜜柚市場銷售光亮。
龍塘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簡勇光說,河源本土的蜜柚目前在惠州商超、深圳都銷售的非常好。北回歸線的龍塘蜜柚除了口感好,對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硬化疾病都具果療作用,而愛美的人可能更懂它的健體養顏功能。
柚香不怕山路長,龍塘蜜柚的香甜,等你嘗…
卡通配音:為我河源蜜柚爆燈打call,走出牌子,吃出放心,想購買龍塘村駐村第一書記代言的龍塘蜜柚,記得關注我們的文章,內附購買詳情哦,比心比心!
第四期:第一書記代言|竹林深處藏山珍 河源版“風味人間”為你解饞解鄉愁
卡通女孩:這期我們《第一書記代言》節目組來到了和平縣上陵鎮三樂村,自從進入到秋冬季,身體對食物的需求就開始大增,餐桌上升起的熱氣和香味能瞬時讓人卸下所有心防,而三樂村,這個坐落于華南區最大毛竹林基地的村落,卻像世外桃源般,小路幽長,竹海習習。豐富的林木、土地資源,也讓三樂村走上“釀造自然”之路,想一探究竟?那就跟我們一起探秘本期“山珍野味”之旅吧!
和平縣上陵鎮有8萬多畝毛竹林、11萬畝耕地。三樂村是該鎮的省定貧困村,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繁華的縣城、市區對比下,三樂顯得安靜和淳樸。
周光輝:2016年4月底我就進駐這個村了,本身也是和平人,來到三樂村之后發現,和其他村對比這個村的基礎設施,包括生產的水利、路、電、衛生設施,都比較落后,跟我們見到的其他村比都要差。走訪到貧困戶當中后,他們的生活狀態、生活條件是真的非常糟糕,有一部分還住在那個危房里面。
2016年5月統計,三樂村貧困戶有50戶,179人。第一書記周光輝全面了解該地情況后發現,村里五千多畝的竹海、以及農田菜地卻被忽略了。
2018年1月由村委會、農戶及私人共同入股投資的三樂善品公司正式成立,他們的目光都放在竹海背后的筍、以及農田蔬菜。這座寶庫雖是樸素的產品、卻是三樂貧困戶靠雙手脫貧的幸福路。
三樂善品的山珍野味有豆角干、白菜干、筍干、木耳等,其產品完成需經歷整整十個步驟:檢驗蔬菜、去皮清洗、蒸煮殺青、漂洗、脫水、冷卻、烘干、包裝到最后貯藏入庫,大部分依靠人工。
公司的員工基本都是村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紅姐就是其中一個,單親媽媽,三個孩子。
鄭秋紅:我一個人帶著三個小孩子,并沒有什么收入,只能自己種點青菜或者自己吃的東西,然后自從今年三樂善品有限公司開業之后,我就在那里上班,有一些收入,就比較穩定一點,然后自己種的青菜現在也可以到加工廠里被收購,大部分我們種來自己吃都是比較好。
每年3到5月,嬌嫩的筍一長出,便被制成筍干。5到7月是木耳產期,菜干則是5到10月都有,來到11月至年初就是香菇。釀造自然,靠的是遵循自然規律、還原食品本真之味。
區別于市場流通的木屑、大棚香菇,三樂善品的香菇是原木種植。
周光輝:我們上陵鎮傳統的村民,他們自古以來都有一個習俗,就是在這種竹林、山野環境里面,完全自然的一個生態環境里去放這種原木的木段,在上面鑿眼,植入真菌,種植香菇,我手上拿著的就是一個成熟的香菇樣本,這個木段香菇一方面它的產量會比較低,再一個就是香菇的口感還有香味都會跟一般的香菇不一樣。
豆角干烹紅燜肉、筍香雜錦、秋意菜干豬骨湯…..餐桌上日常的菜品,時刻提醒我們,一菜一米皆是自然的饋贈。三樂村將新鮮蔬菜制成干菜,除了想靠雙手脫貧獲得幸福,還希望河源的好產品被更多人獲知??晒灸瓿醭闪?,苦于銷售渠道,好產品卻走不出去…
樂行、樂善、樂活,“三樂”的淳樸之理希望能出現在更多城市餐桌上,在更多一日三餐中….
同期聲:第一書記代言
卡通女孩:嘗一次三樂善品的山珍野味,就會懂得用心方能出品質。想購買三樂村駐村第一書記代言的山珍野味,記得關注我們的文章,內附購買通道,等你喲!
2018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參評作品推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