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市區供水難題系列報道】
市區突發停水停到怕 洗澡做飯成難題
【口播】入秋后天氣逐漸轉涼,可市區多個住宅小區停水的話題依舊熱度不減,生活受影響的居民也是抱怨不斷。一刷朋友圈,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吐槽:這個小區業主等水洗澡等到凌晨,那個小區又靠送水車度日,這樣的生活確實鬧心,停水的日子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現場】業主 何叔:看都沒有水,我們都已經節約用水了,沒有水來怎么節約都是沒有用的,日常生活沒有水洗澡、沒有水做飯。
【正文】何叔就住在某住宅小區的17樓,近兩個月來,他們一家的生活飽受停水的困擾。為了應對長期沒有規律的突發停水,他還特地買回一個大水桶,而家中能夠蓄水的桶也都蓄滿了。
【同期聲】業主 何叔:我的孫子幾次都沒有沖涼了,第二天就這樣去上學了。經常是這樣的 沒有水,對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
【正文】說起用水難,住在何叔家隔壁棟7樓的劉阿姨也是郁悶無比。她告訴記者,有時候晚上7點多就突然停水了,一家人只好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才洗澡,而就在記者采訪當天,劉阿姨家早上8點就停水了,更是令人煩心。
【同期聲】業主 劉阿姨:之前就是晚上停水,現在呢就中午都停水了,現在一天停兩次,以前一天停一次,(大概是什么時間段呢?)以前就是(晚上)九點鐘以后,后來就(晚上)七點,最后來就(下午)五點到今天上午已經停水了。
【正文】眼看著就要到午飯時間了,可沒有水意味著午飯沒法做了,劉阿姨非常著急,這一家人又要到外面解決一頓。
【同期聲】業主 劉阿姨:很不方便,而且如果小孩子要上廁所,或者是要煮飯什么的都沒水,所以搞得人心惶惶的。我十點多就要做午餐的了,現在做不了,沒水做不了。
【正文】因為長期停水,劉阿姨所在小區的業主們還制定出了一張該小區停水時間表,而記者也通過物業拿到了一份市政部門自來水停水時間記錄表,該表格顯示,該小區一期二期從8月13日開始就進入了停水期,停水時間短則2小時,長的則有12小時,在剛過去的國慶期間就停水了5天。
【同期聲】業主 黃女士:小孩子在外面玩得一身泥不可能不洗澡啊。
【同期聲】業主 何叔:香港、廣州這些地方都是用著我們的水,河源自己卻沒水用,這可是關系到我們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沒水,日常生活就不能夠過了是不是這樣說。
【正文】隨后記者到該小區的物業管理處了解情況,物業管理處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一直跟相關供水部門積極溝通,面對目前停水的情況既無奈也著急。
【同期聲】某小區物業管理處經理 黃帥威:這個停水的情況是我們物業這邊控制不了的,因為我們市政管網的話如果壓力上不來,到不了我們二次供水這里,我們只能停供,直到我們蓄水池的水耗盡為止。
【正文】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以來他們已經將加壓器全面啟動,但是由于水壓低,他們的二次供水蓄水池想要蓄滿水耗時比較長,原本蓄水池的高度有3.5米,但是一個上午蓄水也只到2.4米處。
【同期聲】某小區物業管理處經理 黃帥威:針對這幾天供水不定時的情況,我們內部,就是企業,也根據各個業主的訴求,制定了一個供水時間,比如在我們用水高峰期,上午或者晚上煮飯那段時間,閑時就蓄水,將兩個蓄水池都蓄滿,蓄滿水的時候呢,在用水的高峰期的時候能夠供上去,確保我們的業主有水煮飯,有水洗澡。
【口播】停水的日子確實讓人覺得煎熬,也就在我們新聞播出之前,居民打來電話說,小區停水的情況暫時緩解了,至少連續30多個小時沒有出現停水的現象,僅僅是這樣一個消息,就足夠讓大家高興不已,看來真是停水停怕了。
(記者:蘇琳琳 王猛)
市區多處“常態化”停水 空巢老人爬樓梯提水
【口播】天氣轉涼,停水依舊。除了市區的雅居樂、恒大名都等人口密集的新興小區,我市還有哪些地方存在著用水難題呢?一起來看記者的報道。
【正文】記者從12345政府熱線投訴平臺了解到,關于停水或是水壓低的投訴量并沒有隨著天氣轉涼而減少,僅10月9號上午就有接近20位市民打電話投訴;而他們反映的缺水問題也并不局限在一地或是一個小區。
【記者現場】缺水和水壓低的問題除了朋友圈里傳的沸沸揚揚的雅居樂和恒大名都,像我身處的華達北街片區以及站前路、高塘的豐源新村等都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特別是到了這個夜間的用水高峰期,缺水和水壓低是這里每一個住戶都要直面的一個困難。
【正文】在這處華達北街片區的永福小區,家住8樓的刁阿姨家里能用的桶、甚至是電飯煲里都儲存了水,阿姨告訴記者,小區的3樓以上,從今年4月就開始水壓低,此后停水愈演愈烈,幾乎每天下午一直到第二天清早都是沒水的狀態,日子過的那叫一個辛苦。
【同期聲】刁阿姨:(這桶是用過的?)用過洗衣服的,(還得留著?)洗衣服的留下來沖廁所,(這兩桶是新鮮的水?)這個是干凈的水晚上要沖涼嘍
【正文】小區樓下的大門口,聚攏了各家各戶圍坐聊天的老年人,說起停水大家都是憋了一肚子的話;有的說洗不了澡,有的子女不在身邊甚至還要爬樓梯去一樓提水,大家感慨唏噓河源守著偌大一個萬綠湖,卻沒有水吃。
【同期聲】陳阿姨:(熱水器)清洗清洗就熄火,冷得老人家洗了都感冒。
【同期聲】匡阿姨:(你吃水用水怎么辦?)用水就囤嘍,囤起來吃嘍。
【同期聲】永福小區物業工作人員:這樣子普遍停水不是很好吧,人家都要沖涼煮飯啊什么的,你說一天到晚來樓下提水也不是個辦法,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現在是很長時間了哦~都是老人家下來提水,是不是,都提不了的~我也去水業公司反映了,但是都沒有回復。
(記者:李成龍 羅希)
今年供水形勢嚴峻 新市區每日短缺2萬噸用水
【導語】看完了停水的新聞,想必大伙兒也迫不及待想知道這缺水的原因是什么?接下來,就讓我們欄目的記者帶您去水廠瞧一瞧,聽聽市水業集團是如何應對今年自5月份持續至今的“用水荒”。
【正文】記者來到市水業集團時發現,水廠清水池的設備設施運轉良好,原水取水、制水工藝、生產過程都在有序進行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運行的青山水廠的供水規模和制水能力,每天只有9.1萬噸,雖然經過幾年的管網優化改造增加了2萬噸水,但是目前新市區用水需求達到每日11.53萬噸,高峰期用水達到了每日近13萬噸,用水的需求遠遠大于原水的取水量。從水廠的清水池液位計可以看出,日水位線遠遠低于同期水平,水池最高水位線只有1.1米,最低只有0.2米。
【同期聲】市水業集團青山水廠廠長 溫煥明:像下午四點鐘的時候,那個水位必須要達到3到4米才能夠滿足市區的正常的供水需求,這個水池的水位現在來說就是很低了,沒有二次供水的,高樓層的,那些小區可能就會出現缺水這種現象。
【正文】從管網壓力監測系統可以看出,下午五點市區雅居樂南門、豐源社區居委會等地的水壓為0,供水形勢最為嚴峻。據了解,由于今年萬綠湖水面下降了約8米,輸水管道的流速變慢了很多,進入水廠的原水每日減少了一萬多噸。此外,隨著新城區面積不斷擴容和人口不斷增加,用水量也大幅上漲,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每日缺水量總共達到了兩萬多噸,持續性的“用水荒”難以解決。就目前供水情況來看,不僅今年比去年形勢嚴峻,現如今也比前段時間嚴峻,近期就有不少市民就投訴停水時間越來越長,有的地方甚至在用水低峰期也出現了停水現象。
【同期聲】市水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羅仿林:這個跟需求量有關,我們(今年)的原水來水量基本上不變,是多少就供多少,但是當用戶需求變化了,那個(停水)時間就會提前或推后,跟假期有關,假期是集中式的,集中式的用水量,比如說賓館、飯店用水量會有所集中增加,就會造成其他用水會更加嚴峻。
【正文】為了應對“用水荒”,市水業集團已經啟動保障供水應急預案,加壓泵全天候開足馬力生產,力求增加原水供應,還安排技術人員加強供水管網的巡查、巡檢,及時處理“跑冒滴漏”的情況,防止供水管網水量的損耗。此外,工作人員還通過調峰手段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用水荒”問題。
【同期聲】市水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羅仿林:晚上十一二點的時候把下水廠的閥門大量地關閉,不是說全關閉,關閉大部分,然后讓我們水廠的水位上升,然后天亮供過去,那么就使一些地勢比較高的,邊遠的,沒有加壓的,基本就能保證半天用水的需求。
【正文】據相關數據統計,自10月4號開始,市水業集團聯合市城管執法局供水部門,借用應急送水車對一些部分邊遠缺水的區域采取緊急送水,截至目前為止,共派出20車次的道路灑水車,累計為缺水區域送出340噸水。不過,相關負責人表示,增加原水供應才是解決“用水荒”的根本途徑。
【同期聲】市水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羅仿林:真正能得到緩解的還是建議應急水廠要盡快并網供水,第二個是馬上要啟動城北水廠的建設,這是最根本的,因為今年初已經停工了,我們原來搞了一下“三通一平”( 水通、電通、道路通和場地平整),現在等待的是上規委會,還有市里的一個“招拍掛”(招標、拍賣、掛牌),有了“招拍掛”我們才能搞一個建設許可,我們才能盡快投入
【正文】那老城區的用水形勢又如何呢?記者從市勤誠達水務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所轄水廠設計日供水能力為10萬噸/日,今年供水高峰期也突破了12萬噸/日,但目前取水、供水運轉良好,老城區暫未出現停水現象。
【口播】面對這樣嚴峻的供水形勢,城南、城北兩個水廠的建設刻不容緩,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快工程進度。此外,也請住在供水較為充足區域的市民們為緩解用水難題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錯峰用水、節約用水!
(記者:饒榮盛 廖璐)
2018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參評作品推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