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由市委宣傳部、市創文辦、市文明辦聯合相關單位共同舉辦的“文明城·幸福年”河源市2019年“我們的節日·春節”文化志愿活動啟動儀式暨2018精神文明建設十大新聞發布活動在太平古街舉行。
河源市2019年“我們的節日·春節”文化志愿活動啟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去年以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東要更加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以創文為契機,把“我們的節日”主題系列文化活動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傳統節日和特色文化的內涵和時代精神,成功舉辦了河源首屆忠信花燈民俗文化節、陽明文化藝術周、紫金花朝戲劇藝術周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動,使傳統節日真正成為了傳承文化、傳遞真情、傳揚精神、傳導新風的重要載體和我市精神文明創建的重要品牌活動,更好地滿足了市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一年一度的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最歡快的節日。
書法家志愿者為市民代表送春聯、送福字
為了讓“我們的節日”煥發新時代新活力,今年春節期間,市委宣傳部、市創文辦、市文明辦將聯合源城區、市文廣旅體局、團市委、市文聯等單位組織志愿者開展“2019我們的節日·春節”文化志愿活動,在一個多月時間里舉辦新春走基層文藝惠民活動、送戲下鄉文藝演出、義寫義送春聯、迎新年詩文朗誦會、美術作品展、攝影圖片展、書法作品展等95項春節文化活動,為廣大市民送上豐富的文化大餐和濃濃的節日祝福。
同時,我市各級志愿者組織將持續開展“送溫暖”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務行動,開展春運志愿服務“暖冬行動”,大力傳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營造向上向善、德行天下的良好風尚。
文藝輕騎兵代表同志講百姓故事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玲參加活動。啟動儀式上,文藝輕騎兵代表宣講了百姓故事,講述了身邊的創文變化;書法家志愿者代表將一幅幅春聯帶到現場,贈送給市民朋友;文化志愿者代表宣讀了《文明過春節倡議書》,倡議大家文明健康、勤儉節約、綠色環保、平安祥和過春節;相關單位共同揭曉了“2018年河源精神文明建設十大新聞”。啟動儀式結束后,志愿者們還為現場觀眾送上了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
文化志愿者宣讀《文明過春節倡議書》
“2018年河源精神文明建設十大新聞”揭曉
集聚文明力量,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1月31日,“2018年河源精神文明建設十大新聞”正式揭曉,集中展示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精彩掠影。
集中展示河源精神文明建設亮點的“成績單”
文明,浸潤著一座城市的人文氣韻,標注著它的精神高度,是一座城市的最美底色。
去年以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以創文為總抓手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文明共建共享,著力打造人民幸?!靶某恰保詣撐某尚Ъ畚拿髁α?、團結凝聚人心、展示河源形象,奮力奪取新一輪創文的首戰勝利,讓文明力量激發河源建成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排頭兵的新動能。
創新打造“指尖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讓學習宣傳新思想的內容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組建“紅色輕騎兵”宣講團,深入基層廣泛開展“學講話、講故事、談感受”百姓宣講活動;
舉辦河源首屆忠信花燈民俗文化節,深入挖掘傳統節日和特色文化的內涵和時代精神;
花燈節
開展“我愛我家·文明河源·幸福心城2018全城行動添彩創文長卷”活動,發動更多市民參與和支持創文,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濃厚氛圍……
拼成后的創文長卷
這一年的創文進程中,河源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發生了許多大事、要事和喜事,引來市內外媒體高度關注,全市文明創建宣傳氛圍格外濃厚。
“2018年河源精神文明建設十大新聞”揭曉
而經過廣大市民網友的投票,“2018年河源精神文明建設十大新聞”最終揭曉,分別是:
1.全市首批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掛牌;
2.組建“百姓宣講十路輕騎兵”;
3.河源再次成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4.2018全城行動添彩創文長卷活動舉辦;
5.2018“書香河源”全民閱讀活動吸引34.2萬人參與;
6.范祝香、吳水娣2個家庭榮獲“全國五好家庭”稱號;
7.河源首屆忠信花燈民俗文化節在司前村開幕;
8.蕭殷文學研討會暨蕭殷文學館開館活動舉行;
9.源城區埔前鎮:黨員亮身份示范促創文;
10.我市舉行紀念阮嘯仙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這十大新聞既是廣大市民網友關注的熱點和焦點,更是集中展示過去一年河源精神文明建設亮點工作的“成績單”。
讓精神文明建設猶如春風化雨潤人心田
文明創建,春風化雨,溫潤人心。過去一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牢牢扭住創文總抓手,突出思想引領,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充分利用理論中心組、“百姓基層宣講”等平臺載體,推動新思想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網絡。同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107個,創新打造“指尖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線下開展活動線上“指尖”推送,努力打通基層宣傳教育“最后一公里”,得到了上級部門充分肯定。
現場為市民帶來精彩的歌舞表演
過去一年,我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重點之一,深入挖掘我市客家文化、陽明文化、紅色文化等本土文化資源,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動為抓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場景、融入生活、融入各行各業。我市先后成功舉辦了河源首屆忠信花燈民俗文化節、河源首屆陽明文化周、首屆花朝戲劇藝術文化周、第十三屆客家文化旅游節暨客家民俗文化巡游、紀念阮嘯仙誕辰120周年研討會、蕭殷文學研討會等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活動,形成了一批河源文化新名片。
過去一年,我市還創新方法舉措,注重用核心價值觀涵育、關愛未成年人,積極組織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題教育實踐和創作傳唱客家童謠、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榜樣選樹和警家校護安護暢等活動,有序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志愿服務工作;開展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交通、文明婚宴、文明旅游等基礎文明創建活動,讓文明出行、誠信經營、文明禮讓、團結友善逐步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
通過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2018年我市范祝香、吳水娣2個家庭榮獲“全國五好家庭”稱號,胡珍入選“中國好人”,曾利芬和新江街道朱門亭社區分別入圍全國100個最美志愿者、100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候選名單;5戶家庭榮獲“廣東最美家庭”稱號,3人入選2018年“廣東好人”,2人獲評“廣東最美志愿者”,1人榮獲2018年廣東“新時代好少年”;涌現了“河源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少年”“文明家庭”等一大批典型榜樣,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此外,我市還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利民,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落腳點,全力推動城市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教育、醫療、文化等最普惠的民生實事落在實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記者:吳奕鎮
編輯:田雯雯
責編:許志武